问答详情

拘留不执行的四个条件是什么

其他 2023-08-30 10:02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拘留不执行的四个条件具体如下:
    1、行为人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
    2、行为人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3、行为人七十周岁以上的;
    4、行为人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零七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零七条
    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公安机关认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由被处罚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符合本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条件的担保人,或者按每日行政拘留二百元的标准交纳保证金,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暂缓执行。
    第一百零六条
    人民警察当场收缴罚款的,应当向被处罚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不出具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被处罚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
    执行拘留的条件有哪些
    1、需有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
    2、需经院长批准;
    3、异地拘留应当符合规定;
    4、告知被拘留人法定权利。
  • 拘留不执行的四个条件具体如下:
    1、行为人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
    2、行为人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3、行为人七十周岁以上的;
    4、行为人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零七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零七条
    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公安机关认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由被处罚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符合本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条件的担保人,或者按每日行政拘留二百元的标准交纳保证金,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暂缓执行。
    第一百零六条
    人民警察当场收缴罚款的,应当向被处罚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不出具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被处罚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
    执行拘留的条件有哪些
    1、需有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
    2、需经院长批准;
    3、异地拘留应当符合规定;
    4、告知被拘留人法定权利。
  • 拘留不执行的四个条件是如下:
    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
    二、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三、七十周岁以上的;
    四、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
    拘留,是指扣留,拘禁。一般分为三种,分别是刑事拘留、行政拘留以及民事拘留。其中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行政拘留属于治安行政处罚;民事拘留属于司法行政性质的处理,是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刑事拘留的适用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逮捕拘留条例》为依据;行政拘留的适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为依据;民事拘留的适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为依据。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逮捕的时候,应当通知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
    第二十二条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6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00:00/01:49

    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
    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

    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

    快捷键说明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杭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