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拆除工程合同如何写,法律怎样规定

拆迁补偿 2023-08-31 11:44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建议参考建筑工程合同样本
  • 法律分析:1.合同主体不明晰:甲方、乙方的名称和联系方法。
    2.监理概念模糊:工程监理是指监理人受消费者委托,对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监督和管理的活动。
    3.书面文件不全:经双方认可的工程预算书以及全套设计、施工图纸等均为合同的有效构成要件。
    4.权利义务不清楚:合同中规定了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双方应做的工作。
    5.增减项未加入合同:目前在装修工程的实际履行中,增加工程项目的情况很多,但是好多都没有列入合同之中。
    6.材料供应不明确。
    7.工期延误没有规定:如果出现工期延误问题,消费者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需要写清楚。
    8.质量标准不清楚。
    9.验收不细心。
    10.争议解决办法未约定。在合同中约定出现争议后的解决办法可以有利于纠纷的迅速解决。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 法律分析:建设工程拆迁房屋合同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双方真实意愿表示就会有效,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双方的基本信息,比如拆迁户具体的地址信息,要具体到门牌号。2、约定具体的赔偿数额,赔偿方式等。3、约定双方的责任与义务。4、双方签名盖章等。法律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第八条 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确需要征收房屋的,由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
    (一)国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三)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需要;
    (四)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的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石家庄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