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在我老公的手机淘宝里,发现他给一个女的买了一身冬季穿的厚睡衣,我问他了,他说是帮别人代购,别人也给他钱了,我不相信,该怎么办?

消费者维权 2023-09-05 14:02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法律分析:可以直接向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投诉,还有以下维权途径:1.协商解决:消费者拍婚纱照的时候,如果遇到问题,比如出现成品与购买商品不符的情况,那么就要及时跟商家反馈,协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通常商家会重新制作成品或者是给一定的赠品,具体也要分情况。如果不满意商家的处理结果,可以说出你自己的意见,最终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2.投诉解决 如果消费者在拍婚纱照的过程中,遇到商家故意挖坑的情况,自己不能接受,吃亏很多这样的,商家又不协商解决,那么就只能走维权,投诉商家。如果是平台上的订单,那么可以反馈给相关平台,提供相应的证据,等待平台的处理方案。如果是地方的婚纱摄影实体店,可以想当地的旅游协会举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二条 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
    第三条 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应当遵守本法;本法未作规定的,应当遵守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第四条 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 个人代购怎么做才合法
    什么样的行为会被认定为经营活动?
    法律上没有对经营活动做出明确的定义,但是经营活动有两个基本特征:面向不特定对象,以盈利为目的。对照这些特征,我们可以对常见的模式一“代购”行为是否属于经营活动做出判断。
    如果行为人仅是借差旅之便购买了部分商品,作为礼物赠送亲友的,显然不应认作为经营活动;
    如果借差旅之便代特定几名亲朋好友购买商品,即使收取一定的报酬或奖励,亦不宜认定为经营活动;
    而如以盈利为目的,高频率、多次数、高金额地代多人购买物品的,应认定为经营活动,受法律依据:《电子商务法》的约束。
    代购”经营者需要怎么做,才能实现合法化经营?
    “代购”的法律属性
    常见的“代购”,主要分为两种经营模式,分别对应两种法律关系。
    其一是根据客户需求,购买指定的商品供自用并利用商品差价赚取利润。这种模式的“代购”本质上应属于法律中的代理行为,其所提供的是“代为购买商品”这一服务。以下称这种“代购”为模式一。
    其二是“代购”经营者先自行采购商品,再跨境寻找买家进行售卖,赚取商品差价。这种模式的“代购”,本质上类似进出口贸易商,从事的是商品买卖业务。以下称这种“代购”为模式二。
    自然人从事“代购”业务,按照《电子商务法》的要求依法办理营业执照、获得相应行政许可、完成税务登记并纳税是必不可少的。但想要实现合法经营,需要做的还不止如此,相关的监管法律法规也不仅限于《电子商务法》。
    “代购”业务流程伴随着人员、物品的出入境。出入境需要接受海关管理,人员出入境需要取得通行许可,物品也需要接受海关监管,依法缴纳关税。若“代购”的是食品、动物制品等,还需要进行检验检疫。
    这里需要提示的是,对于模式一“代购”来说,“代购”者履行代理事务的法律结果由被代理人承担。在申报关税的时候,应当以客户的名义申报,同时也能享受到客户个人免征额度的优惠,但如超过免征额亦应缴纳相应税费。
    而对于模式二“代购”经营者来说,其本质更接近于进出口贸易商,需要受到更多监管。经营者不得进出口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物品。对于国家限制进出口的物品,则需要取得相应的进出口许可。同时,整个“代购”流程的境内经营部分,也要依照境内法律法规取得相应的行政许可,比如在境内销售食品的,需要获得食品经营许可;在境内销售采购自境外的金银首饰的,应取得经营金银饰品业务许可,等等。但是实际上,要获得这些行政许可,通常都需要满足许多标准,具有一定难度。此外,对于产品质量、知识产权侵权防范,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职责。
    【蒲公英全球汇】平台可帮助大家快速找到有价格优势、海量一件代发的优质进口货源,美妆护肤,婴幼奶粉等品类齐全,可一键生成专属小程序店铺,快速上架。有意者详聊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北京市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