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交通事故残疾鉴定程序有哪些,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

交通事故赔偿 2023-09-20 09:44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发生交通事故后申请伤残鉴定的流程如下

    1、当事人向有资格的司法鉴定所、司法鉴定中心申请鉴定

    2、在受理申请后,被鉴定人到鉴定中心进行伤残鉴定

    3、鉴定结果确定后,领取伤残鉴定报告

    资料扩展

    交通事故伤残指因道路交通事故损伤所致的人体残疾
    。包括:精神的、生理功能的和解剖结构的异常及其导致的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不同程度丧失。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状况,将受伤人员伤残程度划分为10级,从第I级(100%)到第X级(10%),每级相差10%。
    发生交通事故后理赔的流程如下

    1、拨打承保的保险公司电话;
    2、保险公司派人到场或者到交通部门了解出险情况;
    3、对向保险公司提交保险单、行驶证和驾驶证等文件材料;
    4、保险公司对车辆进行定损后,评估费用;
    5、保险公司审核索赔单据;
    6、审批通过后,携带相关材料领取理赔款。
    根据法律依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七条至二十九条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应立即通知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应及时告知具体的赔偿程序等有关事项。保险公司应当自收到被保险人提供的证明和资料之日起5日内,对是否属于保险责任作出核定,并将结果通知。对属于保险责任的,在与被保险人达成赔偿保险金的协议后10日内,赔偿保险金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程序:
    1、申请人向相关部门进行伤残鉴定申请;
    2、相关部门受理申请之后,委托相关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3、鉴定机构对申请人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鉴定并作出鉴定结论。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4.1鉴定原则法律依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4.1鉴定原则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4.1鉴定原则
    应以损伤治疗后果或者结局为依据,客观评价组织器官缺失和/或功能障碍程度,科学分析损伤与残疾之间的因果关系,实事求是地进行鉴定。
    受伤人员符合两处以上致残程度等级者,鉴定意见中应该分别写明各处的致残程度等级。
    4.4致残等级划分
    本标准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划分为10个等级,从一级(人体致残率100%)到十级(人体致残率10%),每级致残率相差10%。致残程度等级划分依据见附录A。
    4.5判断依据
    依据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破坏、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护理的依赖程度,适当考虑由于残疾引起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因素影响,综合判定致残程度等级。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程序:
    1、申请人向相关部门进行伤残鉴定申请;
    2、相关部门受理申请之后,委托相关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3、鉴定机构对申请人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鉴定并作出鉴定结论。法律依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4.1 鉴定原则
    应以损伤治疗后果或者结局为依据,客观评价组织器官缺失和/或功能障碍程度,科学分析损伤与残疾之间的因果关系,实事求是地进行鉴定。
    受伤人员符合两处以上致残程度等级者,鉴定意见中应该分别写明各处的致残程度等级。
    4.4 致残等级划分
    本标准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划分为10个等级,从一级(人体致残率100%)到十级(人体致残率10%),每级致残率相差10%。致残程度等级划分依据见附录A。
    4.5 判断依据
    依据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破坏、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护理的依赖程度,适当考虑由于残疾引起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因素影响,综合判定致残程度等级。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邢台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