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职务侵占一般不立案,有法律规定吗?

职务犯罪 2023-09-29 04:16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职务侵占一般不立案,主要是因为涉案数额未达到法定数额标准。具体来说,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参照下述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第八十四条规定:职务侵占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第八十四条职务侵占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 一、职务侵占一般不立案的情形有哪些?
    职务侵占一般不立案情形主要是涉案数额未达到法定标准。
    职务侵占数额在6万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应予立案追诉,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职务侵占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贪污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
    二、职务侵占罪认定标准是怎么样的?
    职务侵占罪是指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该罪立案应满足如下标准:
    (1)利用职务便利是指自己主管、管理、经营、经手单位财物的便利条件,而非利用工作机会。
    这里的“管理、经营、经手”应与“主管”进行同类解释,限定为狭义的职务——对单位财物进行支配或控制的自我决定或处置权,因而区别于日常生活中的“管理、经营、经手”。
    (2)本罪的对象限于基于本人职务(可扩大解释为业务)所占有的单位财物。
    这里的单位财物既包括现存的财物,又包括确定的收益;既包括狭义财物,又包括财产性利益。
    (3)“非法占为己有”是指行为人在法律或事实上将财物归自己或第三人不法所有。
    在司法实践中,其具体方法包括侵占基于职务而占有的财物(实践与理论均无争议),以及利用职务便利窃取、骗取及其他手段(如挪用之后携款潜逃)。后者在实践中被认可,但在理论上的有学说认为应认定为盗窃罪或诈骗罪等普通财产犯罪更为妥当。
    综合上面所说的,职务侵占的认定是必须要犯的数额达到国家所规定的标准,那么就可以按刑事条款来处罚,如果不足够的话,那么一定是不会按此罪来进行立案的,但不立案不代表着没有犯罪,只要让单位的利益受到损失,那么同样会给予相应的处罚。
  •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职务侵占一般不立案,主要是因为涉案数额未达到法定数额标准。具体来说,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数额标准要求数额在五千元以上才构成职务侵占罪,公安机关才予以立案。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第八十四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广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