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是否有法律规定企业应对不正当竞争

不正当竞争 2023-09-30 08:04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面对不正当竞争时,向有管理权限的行政机关举报,要求该机关启动行政执法程序,对该企业予以相应的行政处罚。
  • 企业应对不正当竞争,具体可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以下不同的救济方式:
    1、提起民事诉讼,以获得救济。在发现其它企业实施了对本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时,及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人民法院判令其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并对其行为给本企业所造成的损失予以赔偿。
    2、向有管理权限的行政机关举报,要求该机关启动行政执法程序,对该企业予以相应的行政处罚。
    3、如该企业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则应向司法机关举报并提出请求,请求司法机关对其犯罪行为予以刑事制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二款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该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因此,凡是在竞争过程中,采用虚假、欺诈、损人利己的违反国家法律手段进行的竞争,都是不正当竞争行为,都会损害其他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 一、主要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国家级别是工商总局下面的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不正当竞争是对正当竞争行为的违反和侵害,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采用符合国家法律、遵守社会公认的商业道德、信守诚实信用原则的商业手段进行竞争的行为。凡是在竞争过程中,采用虚假、欺诈、损人利己的违反国家法律手段进行的竞争,都是不正当竞争行为。
      
    二、法律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国务院建立反不正当竞争工作协调机制,研究决定反不正当竞争重大政策,协调处理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重大问题。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责的部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查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其他部门查处的,依照其规定。
      第五条 国家鼓励、支持和保护一切组织和个人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社会监督。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支持、包庇不正当竞争行为。
      行业组织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引导、规范会员依法竞争,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六条,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西安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