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被告在法院判决后不执行该怎么办?

其他 2023-10-22 01:36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一、法院判决后不执行怎么办
    1、法院判决后不执行怎么办,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具体如下:
    (1)胜诉之后,如果对方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后,会依法查询债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
    (3)有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况下,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1、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客体要件。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拒不执行的对象,是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执行内容并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
    2、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客观要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和裁定,情节严重的行为;
    3、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主体要件。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主体为特殊主体,主要是指有义务执行判决、裁定的当事人、对判决、裁定负有协助执行义务的某些个人,也可以成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主体;
    4、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主观要件。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而故意拒不执行,如果确因不知判决、裁定已生效而未执行的,或者因某种不能预见或无法抗拒的实际困难而无法执行的,因为不属于故意拒不执行,所以不构成犯罪。
    至于行为人故意拒不执行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这并不影响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
  • 法院判决后被告不执行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被告有能力执行而不执行生效判决的,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一、判决结果被告不执行怎么办
    1、判决结果被告不执行,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执行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第二百五十九条
    对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执行或者委托有关单位或者其他人完成,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
    二、开庭后多久出判决结果
    开庭后多久出判决结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1、如果属于刑事案件一般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2、如果属于民事案件一般会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宣判。
    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福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