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肇事车逃逸后,应该如何处理?具体的法规是什么?

交通肇事 2023-11-10 10:34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一、车祸肇事逃逸如何处理
    1、车祸肇事逃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具体如下:
    (1)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到2000元罚款,可以并处15以下拘留;
    (2)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3)构成犯罪,并逃逸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由公安机关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领取机动车驾驶证。
    2、法律依据:《机动车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第十三条
    对肇事逃逸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对驾驶人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并处15日以下行政拘留,记12分;保险公司按规定应于次年上浮逃逸车辆保险费。
    二、车祸肇事逃逸的刑事处罚有哪些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一、撞车后逃逸怎么处理
    1、撞车后逃逸的处理方式如下:
    (1)逃逸的驾驶员要负事故主要责任,但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对肇事者的处罚为两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并处15日以下拘留,对其机动车驾驶证扣12分;
    (2)如因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引发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3)交通肇事后逃逸或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第一百零二条
    对六个月内发生二次以上特大交通事故负有主要责任或者全部责任的专业运输单位,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消除安全隐患,未消除安全隐患的机动车,禁止上道路行驶。
    二、司机开车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
    1、郊区道路:路口多,要防止路口突然上来摩托车、自行车,所以不要太靠路右边界行驶,留下足够的安全距离;
    2、在有行人时,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保持安全距离,控制车速;
    3、城区道路:车多灯多,保持礼让行车,不抢道,首先要熟悉路口,提前进入分道线内。
    在超越停止的车辆(尤其是公交车时)时要注意下车的人从车前方横穿马路;
    4、在左前方有物体挡住自己的视线时,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降低车速;右转弯时一定要提前观察右后视镜,确认安全在右转,如果有车辆或者行人距离车较近时,减慢速度,等车辆或者行人过去以后再右转;
    5、长途车要根据行驶路线或地域气候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前采取措施,在途中做好车况检查的同时,合理安排好途中休息,防止疲劳驾驶。
    驾驶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在途中感到视觉模糊、大脑迟钝、感知减弱时,必须立即停车休息,恢复体力后再开车;
    6、驾驶员要搞好自我情绪及身体的调节,增强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针对各种气候变化特点,冷静思考面对,处理好每个情况,切记不急不躁,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 一、司机肇事逃逸怎么处理
    1、司机肇事逃逸处理如下:
    (1)对于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2)交通肇事构成犯罪,并且逃逸的,将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情形有哪些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身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重庆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