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在中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几周岁的公民。

其他 2023-11-11 15:48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一、未成年是指未满多少岁的公民
    1、在中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条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以及其他成年人的共同责任。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二、处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项,应当符合什么要求
    1、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
    2、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
    3、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
    4、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5、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
    6、保护与教育相结合。
  • 未成年人定义如下:
    1、未满18周岁的人都可以是未成年人;
    2、凡是年满18周岁的都视为成年人。年满16周岁,且以自己劳动收入生活的,也视为成年人;
    3、依据法律规定,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4、从刚出生的婴儿到18周岁以内的任何一个年龄层的公民,不论其性别、民族、家庭出身、文化程度如何,都属于未成年人的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七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七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未成年人犯法处理原则是什么
    1、从宽处理的原则,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规定,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必须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不适用死刑的原则,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的规定,未成年人不论犯何罪均不应判处死刑;
    3、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原则,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4、分案处理的原则,分案处理是指对未成年人案件与成年人案件实行诉讼程序分离、分别关押、分别执行;
    5、不公开审理的原则,不公开审理原则是指法院在审理未成年案件时,不对社会公开,不允许旁听和记者采访。
  • 未成年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镇江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