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执行记录能消除吗

行政处罚 2023-12-08 00:22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一、历史被执行人记录怎么删除
    1、信被执行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历史被执行人记录可以删除:
    (1)全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2)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经申请执行人确认履行完毕的;
    (3)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的审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二、失信被执行人会受到什么限制
    失信被执行人会受到以下限制:
    1、将会被限制高消费。无法购房、购车,无法乘坐飞机、高铁,更不能购买一些理财产品、奢侈品;
    2、所有银行账户、支付账户都会被冻结;
    3、被执行信息会上报到央行征信;
    4、不能办理一切银行业务,包括信用卡和贷款;
    5、子女无法贵族私立学校;
    6、会被限制出境、限制购房、限制炒股等;
    8、养老金会被扣走。
  •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法院执行记录保留是保留五年的,超过五年的是应当予以删除的。法律依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 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在不良信息保存期限内,信息主体可以对不良信息作出说明,征信机构应当予以记载。
  • 被执行信息是否可以消除需视情况而定:
    1、如果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失信被执行人不能自动消除;
    2、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后,由人民法院在三日内删除信息。
    一、被执行信息可以消除吗
    1、被执行信息是否可以消除需视情况而定:
    (1)如果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失信被执行人不能自动消除;
    (2)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后,由人民法院在三日内删除信息。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十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
    (一)被执行人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人民法院已执行完毕的;
    (二)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已履行完毕的;
    (三)申请执行人书面申请删除失信信息,人民法院审查同意的;
    (四)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两次以上,未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且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人未提供有效财产线索的;
    (五)因审判监督或破产程序,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对失信被执行人中止执行的;
    (六)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不予执行的;
    (七)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的。
    有纳入期限的,不适用前款规定。
    纳入期限届满后三个工作日内,人民法院应当删除失信信息。
    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删除失信信息后,被执行人具有本规定第一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重新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依照本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删除失信信息后六个月内,申请执行人申请将该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二、被执行人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什么后果
    被执行人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的后果有:
    1、垃圾短信。
    个人信息泄露很容易受到垃圾短信;
    2、骚扰电话;
    3、垃圾邮件。各种垃圾邮件会给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而这些垃圾邮件以推销邮件为主;
    4、信用卡被透支。信息泄露之后,可能有人这些信息来办理信用卡,然后恶意透支信用卡,这会造成当事人的信用低下,对将来的银行贷款、房贷等等造成不可预估的影响;
    5、不法分子诈骗。
    不法分子会利用信息去向当事人身边的亲人进行诈骗。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白山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