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对伤残有补贴吗?

其他 2023-12-10 14:46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法律分析:灵活就业人员申请社保补贴,一般到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社区或者街道街道(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灵活就业人员申请社保补贴,一般都是集中一段时间申请,错过申请社保补贴时间就只能等下一年继续申请。
    不仅如此,灵活就业人员申请社保补贴,还需要准备很多材料,比如说残疾人员要持残疾证,退役士兵也要有退役证等等。申请社保补贴时必备的主要材料有很多,比如《就业失业登记证》或《就业创业证》原件及复印件;当年养老、医疗保险缴费凭证及复印件;本人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小二寸照片2张、各类有效证件及复印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第二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逐步完善和实施与非全日制用工等灵活就业相适应的劳动和社会保险政策,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帮助和服务。
  • 视具体情况而定。由社保机构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按受伤前本人工资的 80%支付至领取养老金;如伤残员工户籍不在工作地,需要一次性领取残疾退休金和护理费的,与社保机构签订合约,一次性计发十年,终结保险关系。
    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五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 法律分析: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以及相关关于残疾人社保缴费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论几级残疾的残疾人,都没有免交社保的特权。对于一至四级的伤残人士,其有不上班但用人单位仍需要保留其劳动关系的特权。
    这个时候,由社保部门支付残疾人士伤残津贴。用人单位继续为伤残人士缴纳社保费用。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上海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