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微信别人转钱给我,转错了

网络消费 2024-01-26 11:50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法律分析:一旦发现使用微信转错账后,应立即和对方联系或请求平台客服帮助协调,并向对方提出退还误转款项的请求。一般情况下,对方核实后会主动还款。如对方拒不退还,且金额非常大,事主可以要求对方返还不当得利为由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九百八十七条 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
  • 转错钱应当向被告所在地或被告经常居住地的法院提起诉讼。在转错账后要保存好微信转账记录和银行卡明细,这些是可作为起诉对方的证据。如果数额较大,用户需尽快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
    转账因为操作原因,转到第三方账户,第三方即为受益方,转账人有权要求第三方返还款项。
    发现转入第三方账户以后,应当及时报警,由警方出面与银行协调,提供受益方的身份信息。
    如对方拒绝返还,则涉嫌“不当得利”,转账人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不当得利的管辖是归被告所在地或被告经常居住地的,因此应先确定被告所在地及管辖法院,这将增加诉讼的难度,倘若原告与被告不在同一个城市,诉讼成本也会比较高。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 法律分析:给微信好友转账时显示当前交易存在欺诈风险请核实对方身份谨防诈骗避免资金损失情况如下:
    1、对方在与你聊天时涉及人民币、银行卡、借钱等有关钱财的敏感词。
    由于微信诈骗多以诈骗钱财为目的,因此当聊天涉及到钱财时,微信为了帮助保护用户财产安全会予以提示。
    在此情况下,用户一定要小心。若不能确定对方身份,一定要通过电话或视频对话核实。
    2、对方遭到多次举报。
    若对方遭到其他用户多次举报,则对方有可能是诈骗实行者,故微信会提醒用户提高警惕。
    一般而言,用户不会无故受到举报,因此遭到多次举报的用户诈骗嫌疑极大,甚至可能从事着传销等违法行为,请对与其构成的商业关系保持警惕。
    3、对方为新注册账号。
    新注册账号无法判断信用程度,故微信会进行提醒以防诈骗。
    若确实认识对方且能确定对方刚注册微信账号,可忽视此提醒。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南宁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