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如果被法院列入失信人后多久解除?

其他 2024-03-09 07:58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被法院列入失信人后解除的时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决定:
    1、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期限,一般情况下2年可以接触;
    2、如果存在暴力,威胁或阻碍执法的威胁,或者有多种不诚实行为,则延长至5年才会解除。
    一、被法院列入失信人后多久解除
    1、被法院列入失信人后解除的时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决定:
    (1)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期限,一般情况下2年可以接触;
    (2)如果存在暴力,威胁或阻碍执法的威胁,或者有多种不诚实行为,则延长至5年才会解除。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二条
    被执行人具有本规定第一条第二项至第六项规定情形的,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期限为二年。被执行人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抗拒执行情节严重或具有多项失信行为的,可以延长一至三年。
    失信被执行人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或主动纠正失信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删除失信信息。
    二、被强制执行会影响子女吗
    被强制执行通常不会影响到子女。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被强制执行人一般都会限制出行,信用卡贷款之类有关信用的社会福利政策都会受到影响。

  • 一、被法院列入失信人后多久解除
    1、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失信被执行人对法院生效判决书履行完毕结案后,人民法院要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
    (1)被执行人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人民法院已执行完毕的;
    (2)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已履行完毕的;
    (3)申请执行人书面申请删除失信信息,人民法院审查同意的;
    (4)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两次以上,未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且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人未提供有效财产线索的;
    (5)因审判监督或破产程序,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对失信被执行人中止执行的;
    (6)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不予执行的;
    (7)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的。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二条
    被执行人具有本规定第一条第二项至第六项规定情形的,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期限为二年。被执行人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抗拒执行情节严重或具有多项失信行为的,可以延长一至三年。
    失信被执行人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或主动纠正失信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删除失信信息。
    二、被强制执行会影响子女吗
    被强制执行通常不会影响到子女。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被强制执行人一般都会限制出行,信用卡贷款之类有关信用的社会福利政策都会受到影响。

  • 一、被法院列入失信人后多久解除
    1、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失信被执行人对法院生效判决书履行完毕结案后,人民法院要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
    (1)被执行人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人民法院已执行完毕的;
    (2)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已履行完毕的;
    (3)申请执行人书面申请删除失信信息,人民法院审查同意的;
    (4)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两次以上,未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且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人未提供有效财产线索的;
    (5)因审判监督或破产程序,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对失信被执行人中止执行的;
    (6)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不予执行的;
    (7)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的。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二条
    被执行人具有本规定第一条第二项至第六项规定情形的,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期限为二年。被执行人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抗拒执行情节严重或具有多项失信行为的,可以延长一至三年。
    失信被执行人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或主动纠正失信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删除失信信息。
    二、被强制执行会影响子女吗
    被强制执行通常不会影响到子女。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被强制执行人一般都会限制出行,信用卡贷款之类有关信用的社会福利政策都会受到影响。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吕梁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