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构成犯罪和成立犯罪的区别是什么?

其他 2024-03-09 12:58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一、犯罪成立与犯罪既遂区别
    1、成立犯罪后,不一定是既遂一种形态,也可能是未遂,也可能是犯罪预备,还可能是犯罪中止。犯罪既遂是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的状态。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
    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什么是犯罪既遂
    故意犯罪的完成形态是犯罪既遂。
    已经完成了犯罪行为,有些犯罪行为并已发生所追求的危害结果。有的犯罪,只要完成了犯罪行为就是既遂,如诬陷罪,只要完成了诬陷行为就是既遂,而不问是否对被诬陷者发生危害结果。
    有的犯罪则必须发生犯罪分子所追求的危害结果才算既遂,如故意杀人罪,必须发生被杀者死亡的结果才算既遂。
    犯罪既遂必须满足下列要件:
    1、行为人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
    2、行为人必须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3、行为人的行为齐备了某种犯罪的基本构成的全部要件。
  • 犯罪成立条件主要是指当事人的行为是否达到了犯罪的立案标准。犯罪构成要件是指犯罪主观方面、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或者过失。犯罪主体是最终要接受刑罚的人。法律依据:《刑法》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 犯罪构成的意义如下:
    1、犯罪构成是定罪量刑的法律标准;
    2、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负刑事责任的根据;
    3、犯罪构成所我国刑法理论的基础和核心。
    法律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是使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晋城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