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民事纠纷不赔偿后果是怎样的,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

保险赔偿 2024-03-10 17:18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一、民事纠纷不赔偿后果有哪些
    1、民事纠纷不赔偿后果如下:
    (1)民事起诉胜诉后,被告确实没有能力履行或没有可执行的财产的,法院会中止执行;
    (2)如果被执行人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也会终止执行;
    (3)申请人之后发现对方有可执行财产的,可以随时通知法院执行;
    (4)如果对方有工资,也可以申请法院执行对方的工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五条
    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关。
    二、民事纠纷起诉的流程是什么
    1、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
    2、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材料;
    3、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
    4、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5、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
    6、立案手续后,案件由法院排期开庭,当事人应服从法院的各项工作安排,并于结案后到财务室结算诉讼费用。
  • 民事纠纷不赔偿的情况:首先当事人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以向法院起诉,待法院判决生效后,一方仍然不履行赔偿义务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双方之前签订了仲裁协议,还可以申请仲裁委对纠纷进行仲裁。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第二百四十二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
    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 民事纠纷不赔偿,如果人民法院已经予以判决,而行为人明明有能力,而拒不履行人民法院所出具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或裁定书中确定的义务,那么可能会面临被罚款或拘留的处罚,若情节严重的,行为人可能会构成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可能需要承担相对应的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的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北京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