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不予取保候审的情形包括哪些?

取保候审 2024-05-02 18:42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不予取保候审通常指不满足法定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若嫌疑人可能被判重刑且存在社会危险性、或无严重疾病及生活不能自理等情形,通常不会取保候审。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案件进程受阻或嫌疑人继续危害社会。
  • 不予取保候审的情形多样,处理方式因情况而异。如嫌疑人可能判重刑或有逃跑、毁灭证据风险,通常继续羁押;若羁押期限届满但案件未结,可能需要变更强制措施;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等特定情形的嫌疑人,即使不满足取保候审条件,也可能考虑人道因素采取其他措施。具体操作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综合判断。
  • 不予取保候审时,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继续羁押或监视居住。选择取决于案件性质、嫌疑人危险性等因素。若嫌疑人社会危险性高,可能选择继续羁押;若危险性低,考虑监视居住,以保障案件顺利进行同时尊重人权。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乌兰察布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