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房地产登记的法律效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4-17 00:27
人浏览

  房地产登记的法律效力

  房地产登记,又称房地产权属登记,是指房地产产权登记机关对房地产权利人、房地产权利性质、房地产权力来源、取得时间、变更情况和房地产的面积、结构、用途、位置等,在专门的薄册中进行记载,依法确认房地产权属关系的行为。房地产属于不动产范畴,或者说不动产主要表现为地产、房产或房地产。因此,房地产登记又被称为不动产登记。

  房地产登记的效力及功能包括权力确认、权利公示、管理功能。房地产登记制度的权利确认,是指房地产权属登记确认房地产权利归属状态,经登记的房地产权利受国家强制力保护,可以对抗权利人以外的任何人。通过登记讲不动产物权的主体、客体的范围、权利存在的期间、权利的性质及权利的转移登记在与登记簿上,向社会公示,并通过颁发权利证书,是权利人可以向社会其他主体公告其权利人身份,从而解决权利存在状况的模糊性。同时,登记制度确立后,当出现房地产权属纠纷时,法官确认权属的主要依据也是登记。

  房地产登记的权利公示,是指房地产权属登记公开房地产权利变动状况,昭示利益关系人与社会公众,保障房地产交易的安全。第三人乃至社会公众可以通过登记知悉当事人当前不动产权利的归属及变动状况,为自己履行尊重他人不动产物权的绝对义务以及是否进行某种法律行为作出判断,从而维护不动产的占有秩序和交易安全,切实保障权利人和第三人的利益。

  房地产登记制度的管理功能,是指房地产权属登记实现国家的管理意愿,是国家干预房地产资源开发和利用、防止房地产资源滥用和浪费的体现。一方面,可以通过登记建立产籍资料,进行产籍管理,可以为国家的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一定的依据,也为国家对房地产税收的监管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通过登记审查相关权利设立、变更、终止的合法性,还可以取缔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确保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和城乡规划的落实。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