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事案件恢复执行的条件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3-09 08:28
人浏览

  当民事案件进行到后期,由于一定的原因没有成功执行,对当事人的权益带来了损害,当事人肯定希望可以恢复执行。但对于民事案件恢复执行的条件和需要提交什么材料,大家可能并不是那么清楚。毕竟,这种事情还是接触的比较少。那么,民事案件恢复执行的条件有哪些?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民事案件恢复执行的条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案件立案、结案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六条规定:下列案件,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恢复执行案件予以立案:(一)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的;(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执行和解协议,对方当事人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的;(三)执行实施案件以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方式报结后,如发现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申请执行人申请或者人民法院依职权恢复执行的;(四)执行实施案件因委托执行结案后,确因委托不当被已立案的受托法院退回委托的;(五)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的规定而终结执行的案件,申请执行的条件具备时,申请执行人申请恢复执行的。

  

 二、申请法院恢复执行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1、恢复执行申请书;

  2、原执行依据(判决书、裁决书等)副本;

  3、原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裁定书副本或执行和解协议;

  4、申请执行人的身份证明和授权委托书以及联系方式;

  5、当事人信息及可供执行财产线索的相关证据材料。

 三、民事诉讼法关于申请执行的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申请执行期限是指法律文书生效以后,义务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权利人依法享有的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间期限。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民事案件恢复执行的条件”等相关法律知识。综上所述,民事案件可以恢复执行,需要提交法律规定的各项材料,遵循一定的程序,才能够恢复执行,并且执行期限也是规定的,大家要仔细留意一下,以免错过时机。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