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解除收养关系后果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2-02 16:58
人浏览

  收养孩子好,如果满足一定的条件也还可以解除收养关系的。那么,解除收养关系后果是怎样的?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来为大家详细地解答这个法律问题。希望大家在看完下面的内容后,能够了解一些关于解除收养关系后产生的一系列影响问题。

  一、解除收养关系后果

  具体后果是:

  收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养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消除,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恢复。但是,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恢复,可以协商确定。

  (一)人身关系方面的变更:

  ①养子女与养父母及其近亲属间的拟制血亲关系消除,因收养而产生的权利义务终止;

  ②未成年的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自行恢复;

  ③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是否恢复,须由双方协商决定。

  (二)财产关系方面的变更:

  ①收养关系解除时,养父母与养子女因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共同财产应依法进行分割。属于一方所有的财产仍归该方所有,养子女通过继承、、赠与等所得的财产,有权带走。

  ②收养关系依生父母要求解除的,养父母可以要求生父母适当补偿收养期间支付的生活费和教育费,但因养父母虐待、遗弃养子女而的,养父母不得要求补偿。

  ③收养关系解除后,缺乏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养父母,对由其抚养长大的成年养子女,有要求给付生活费的权利。

  ④因养子女成年后虐待、遗弃养父母而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以要求养子女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生活费和教育费。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六条 当事人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到民政部门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登记。

解除收养关系后果

  二、解除收养关系应当到哪个部门

  不同情况下,解除收养关系需要去不同的地方办理。

  1、双方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要到民政部门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登记。

  2、就解除收养关系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条 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条 当事人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到民政部门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登记。

  三、协议解除

  协议解除收养关系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在收养关系成立之后,被收养人成年之前,收养人和送养人双方可以通过协议解除收养关系。二是养父母与养子女间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也可以通过协议解除收养关系。

  协议解除的条件是:

  1、双方当事人必须有解除收养关系的合意。养子女未成年时,解除收养的合意是指收养人与送养人解除收养的意思表示一致;如果被收养人已满10周岁,还需要征求本人同意。养子女成年之后,解除收养的合意是指收养人和被收养人之间解除收养的意思表示一致。

  2、当事人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如果在解除收养关系的时候,收养人、被收养人以及送养人之中任何一方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都不能通过协议的方式解除收养关系,而只能通过诉讼由人民法院判决。

  3、夫妻共同收养的,解除收养必须夫妻双方共同解除。如果准许单方解除收养,无法取得身份上的统一。如果属于无配偶者单方收养,或者收养人在收养时无配偶终止收养时已有配偶的,可以单方提出解除收养关系。

  协议解除收养的程序是:达成收养解除的合意的,到收养登记机关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的登记。登记时,应当携带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收养登记证和解除收养关系的书面协议。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解除收养关系后果的相关的法律知识。总而言之,收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养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消除。若大家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想要了解的话,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为您提供最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