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事诉讼案件基本流程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3-26 07:47
人浏览

  民事纠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很多人都会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在发生民事诉讼之后,就会依照法律的程序进行执行审判,那么我们就要了解相关的诉讼程序,接下来就由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关于民事诉讼案件基本流程的相关内容。

  一、民事诉讼案件基本流程

  民事诉讼的一般程序大概都是经过起诉和受理、审查前的准备、开庭审理、判决或者裁定几个基本的程序。

  1、起诉和受理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

  2、审理前的准备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3、开庭审理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

  二、民事诉讼案件从立案到结案多少天

  民事诉讼案,一审结案时间最长不超过六个月,二审结案时间最长不超过三个月。

  三、民事诉讼期限是几年

  不同的案子诉讼时效期间是不一样的。 普通诉讼时效为三年,最长权利保护期间是二十年。同时我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关于民事诉讼案件基本流程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我们知道民事诉讼的相关程序希望大家牢记,等日后碰上了民事纠纷会对自己带来很大的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也可以来咨询法律快车。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