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费用多少钱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4-13 07:17
人浏览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费用,在执行后由被执行人交纳,不由申请人预交。但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达成一致,申请执行人自愿负担执行费用的,也可以由申请执行人负担。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将为您介绍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费用多少钱的法律知识。

  一、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费用多少钱

  法院强制执行需交纳费用标准:

  1、没有执行数目或者价额的,每件交纳50元至500元。

  2、执行金额或者价额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3、超过1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超过5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超过1000万元标准的部分,按照0.1%交纳。

  4、符合民事诉讼执行法第五十五条第四款条件要求未参加记名的权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规定的标准交纳申请费,不再收取案件受理费用。

  二、申请强制执行的流程

  1、申请

  必须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的,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2、法院受理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15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三、二审的终审判决书出来后,多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从被执行人收到的二审判决书后,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间最后一日起两年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如果在此二年内出现执行时效中止或者中断的情况,则施用诉讼时效中止或者中断的规定计算执行期间。同时,两年的执行期间的起算日系生效的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间最后一日起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则应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算。二审判决是生效的终审判决,自被执行人收到二审判决后,如果二审判决规定了履行期间,则从二审判决确定的履行期间最后一日起算两年执行时效。如果二审判决是维持原判等判决,则按一审法院确定的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算两年执行时效。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相关条款:

  第一百七十五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第二百三十九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以上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费用多少钱的内容,由此可知,没有执行数目或者价额的,每件交纳50元至500元;执行金额或者价额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一万的,收费按不同的百分比计算。如有其它疑问,欢迎向法律快车网站发布法律咨询。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