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医疗事故鉴定申请流程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0-20 15:33
人浏览

  医疗事故的发生必然就是伴随着相应的医疗事故的鉴定的,医疗事故的鉴定就是需要前往相应的部门进行申请的,申请鉴定必然就是要符合相应的流程的。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医疗事故鉴定申请流程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医疗事故鉴定申请流程

  医疗事故鉴定,是指由医学会组织有关临床医学专家和法医学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运用医学、法医学等科学知识和技术,对涉及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的有关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结论的活动。

  发生医疗争议后,医患双方均可申请鉴定。

  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时应办理以下手续:

  (一)填写“医疗事故鉴定申请书”;

  (二)提交有关资料;

  (三)按规定预付鉴定费。鉴定后,若属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医疗单位支付;不属医疗事故的,由病员或家属支付。

  申请鉴定事由:

  病员及其家属认为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而向有关部门提出医疗事故处理并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的。

  二、医疗事故鉴定受理部门

  (一)本市受理医疗事故鉴定的有:市、县级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以下简称鉴定委员会。

  (二)市、县级市鉴定委员会负责受理辖区内医疗事故或事件的鉴定,其日常工作由同级卫生局医政部门承担。

  (三)市鉴定委员会负责受理对县级市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不服而要求重新鉴定的案件,以及市市范围内医疗机构医疗事故或事件的鉴定,其日常工作由市卫生局医政处承担。

  在现有医学科学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是很难界定的,有因患者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也有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而医疗事故鉴定的作用可作为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依据、是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定依据、是卫生行政部门作出行政处罚的法定依据、诉讼中的证据作用。

  三、医疗事故鉴定如何提起

  1、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共同书面委托医学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组织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1)医、患双方当事人或代理人分别填写鉴定委托书并签字。

  (2)医方代理人应出示本人身份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机构法人代表身份证和法人代表授权委托书的原件供查验,并同时向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提供经法人代表签字的代理人身份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机构法人代表身份证的复印件和法人代表授权委托书的原件供存档。

  (3)患方和或其代理人应向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出示患者的身份证或其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身份证明书、委托代理人身份证及授权委托书原件、或法定代理人身份证及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其法定代理人身份证明书以供查验,并同时向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提供患者身份证、授权委托代理人、法定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和相关证明书的原件以供存档。

  (4)查验委托代理人、法定代理人的资格是否符合《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

  (5)详细登记医患双方的通信地址、邮编、联系人姓名、电话号码、email等。

  (6)建立鉴定档案,并将所收到的材料归档。

  (7)一经受理,以邮政信函方式或送达签收方式分别向医、患双方发出受理通知书。

  2、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书面移交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1)查收卫生行政部门移交的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医疗事故争议书面材料,包括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行政调解的申请书。

  (2)由卫生行政部门填写鉴定委托书。

  (3)通知医、患双方当事人提交第1条第(2)、(3)项所提及的基本材料。

  (4)详细登记医患双方的通信地址、邮编、联系人姓名、电话号码、email等。

  (5)建立鉴定档案,并将所收到的材料归档。

  (6)一经受理,以邮政方式或送达签收方式分别向卫生行政部门和医、患双方发出受理通知书。

  3、司法机关委托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1)收取司法机关的委托书。

  (2)查核司法机关送达的所有材料并建档。

  (3)通知医、患双方当事人提交第1条第(2)、(3)项所提及的基本材料。

  (4)详细登记医患双方的通信地址、邮编、联系人姓名、电话号码、email等。

  (5)建立鉴定档案,并将所收到的材料归档。

  (6)一经受理,以邮政方式或送达方式分别向司法部门和医、患双方发出受理通知书。

  上面就是法律快车的小编为您找到的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申请流程的全部内容,医疗事故可以到县级以上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患者和医疗机构都可以提出鉴定,如果您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请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提供专业的律师为你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