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合同无效后违约责任条款是否有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2-14 11:27
人浏览

  我们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可以会由于某些法定原因,可能会导致当事人签订的合同无效。很多网友对于无效的合同,违约的一方是否还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存在疑惑。关于合同无效后违约责任条款是否有效的内容,以下就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合同无效后违约条款是否有效

  在合同无效的情况下,有三种条款是有效的:

  1、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

  2、因合同无效返还由该合同取得的财产;

  3、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责任。

  但违约金条款并不是结算和清算条款,结算和清算条款的意思是有关报酬、费用等方面如何计算的问题。

  同时,违约金条款也不是争议解决条款。争议解决条款是指合同中约定的,如果双方发生争议,是选择仲裁还是诉讼等。

  无效合同中关于违约金条款,是先有约定,违反约定才会适用本条款追究违约责任,现在“约定”无效了,不存在违约的情形,那么自然也就不可能适用本条款。无效合同自始无效,违约条款在无效合同中也自始无效,只能要求造成合同无效一方承担缔约过失责任或赔偿责任。

  二、合同效力待定的情形

  1.无行为能力人所订立的合同。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除可以订立某些与其年龄相适应的细小的日常生活方面的合同外,对其他合同,必须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订立。

  2.限制行为能力人缔结的合同。

  我国法律规定,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实施某些与年龄、智力、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行为,其他民事活动应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后实施。在民法典中,将限制行为能力人所订合同确定为效力待定合同

  3.无代理权人以被代理人名义缔结的合同。

  (1)根本无代理权;

  (2)授权行为无效的代理;

  (3)超越代理权范围进行的代理;

  (4)代理权消灭后的代理。

  4.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订立的合同。无权处分是指无处分权人以自己名义擅自处分他人财产。依新合同法的规定,无权处分行为是否发生效力,取决于权利人追认或处分人是否取得处分权。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效力待定合同中,法律赋予有关民事主体以追认权、拒绝权,赋予相对人以催告权、撤销权。

  三、合同无效返还财产的诉讼时效

  因合同无效返还财产的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无效合同的当事人依无效合同履行而转移财产的,其给付或受领行为都归于无效,无效合同的标的物所有权不发生转移,此时给付一方基于所有权依法享有主张受领方返还财产的请求权。关于返还财产请求权的性质,理论上存有不同认识,有的认为属于债权性质的不当得利请求权;有的认为属于物权性质的物上请求权;还有的认为返还财产请求权虽然从性质上看主要是物权性质的物上请求权,但并不排斥根据不当得利返还。

  一般而言,依知识产权的法律性和专有性等特性,在法律规定的保护期内,知识产权转让合同或许可使用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转让方或许可方主张受让方或被许可使用方返还其占有的知识产权的请求权,不应适用诉讼时效。价金、票据权利的返还适用不当得利的规定,应适用诉讼时效。在应予返还有体物原物而该有体物灭失或被消耗掉了,其原物所有权灭失,受领人需负损害赔偿责任或不当得利返还义务的,应适用诉讼时效。

  因物上请求权比不当得利请求权对原所有人更为有利,多数学者认为返还有体物原物请求权在性质上属物上请求权。

  以上是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关于合同无效后违约责任条款是否有效的相关法律知识。对于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因合同无效返还由该合同取得的财产、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责任。这三种情况,在合同无效的时候是有效的。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