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上市公司代持协议法律效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1-16 11:55
人浏览

  代持股协议,指代为持有股份、享有股权的委托协议书。不管基于什么目的,代持股份必然在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形成一份股份代持协议书。那么上市公司代持协议法律效力是什么?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上市公司代持协议法律效力

  有的公司有一个内部的《公司章程》,将代持情况进行了确认,那么“股份代持协议”应该是有效的。如果没有类似《公司章程》的,那么光有“股份代持协议”是不够的,应该还要有股份转让协议,并经其他股东认可,那么按隐名股东的司法解释,应该也是有效的。

  股权代持协议的法律效力是,只要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是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股权代持协议的内容真实合法,不违背公序良俗的,该协议是有效的。

  二、股权代持协议法律效力

   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股权代持协议在符合以下条件时,具有法律效力: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

  

  三、股权代持协议需要公证吗

  股权代持协议法律并未强制要求公证,股权代持协议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都是有效的。代持股权的风险如下:1、关于股权比例的约定;公司的股权在未来存在多种变化的可能性,比如:代持股权的比例并非一成不变,公司未来的增资扩股将导致股权比例的稀释,实际出资人的利益将很难得到保障。2、实际出资人难以确立股东身份的风险;虽然司法解释肯定了股权代持协议的效力,但是投资权益并不等同于股东权益,投资权益只能向名义股东(代持人)主张,而不能直接向公司主张,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名义股东侵害实际出资人利益的风险;在一般的股权代持关系中,实际出资人在幕后,名义股东则在台前代为行使股东权利,面对各种诱惑,很可能出现名义股东侵害实际出资人利益的情形。比如:名义股东不向实际投资人转交资产收益,滥用股东权利(重大决策事项未经协商),擅自处置股权(转让、质押)等等。4、名义股东的风险;比如:当实际投资人未履行出资义务时,若债权人追索,则名义股东需要在承诺的出资范围内承担补缴出资的义务,而不能以其不是实际投资人为由拒绝承担责任。5、未来股权转让的税务风险;当然,如果实际出资人和名义股东各司其职,良好合作,以上风险也是都能避免。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编辑的关于上市公司代持协议法律效力的相关内容,股权代持协议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都是有效的。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