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什么叫商业欺诈行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04 00:59
人浏览

  一、什么叫商业欺诈行为

  1.商业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过程中,采用虚假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方式,欺骗或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2.这种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的相关规定,依法应受到处罚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如何判断欺诈消费者行为

  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消费者,主要依据以下三个方面:

  1.要看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所使用的手段。若经营者有以下行为之一,即可视为欺诈消费者:

  (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2)采取虚假或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

  (3)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

  (4)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其他欺骗性价格销售商品。

  (5)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

  (6)其他。

  2.要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足以误导消费者。这需要根据一般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识别能力来确定

  3.从经营者行为的主观方面来看,如果经营者不能证明自己并非故意欺骗或误导消费者,那么就应该承担欺诈消费者行为的法律责任。

  三、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有权责令经营者改正,并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到五倍的罚款等。

  你认为还有哪些行为属于商业欺诈?留言告诉我们,一起为诚信市场助力。法律快车与你同行,守护你的每一份权益。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