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属于伪劣药品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2-01 10:37
人浏览

  伪劣药品对使用的患者健康危害是有的,厉害的时候会造成严重伤害,这也是刑法严厉打击的犯罪行为。那么为了让大家能够详细了解属于伪劣药品有哪些的相关法律问题,下面将由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属于伪劣药品有哪些

  国家质检总局规定了假冒伪劣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牌产品标志、免检标志等质量标志和许可证标志的;

  (二)伪造或者使用的虚假的产地的;

  (三)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的;

  (四)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

  (五)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

  (六)失效、变质的;

  (七)存在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的

  (八)所标明的指标与实际不符的;

  (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

 属于伪劣药品有哪些 

  二、视为经销伪劣商品的行为有哪些

  (一)无检验合格证或无有关单位允许销售证明的;

  (二)内销商品未用中文标明商品名称、生产者和产地(重要工业品未标明厂址)的;

  (三)限时使用而未标明失效时间的;

  (四)实施生产(制造)许可证管理而未标明许可证编号和有效期的;

  (五)按有关规定应用中文标明规格、等级、主要技术指标或成分、含量等而未标明的;

  (六)高档耐用消费品无中文使用说明的;

  (七)属处理品(含次品、等外品)而未在商品或包装的显著部位标明“处理品”字样的;

  (八)剧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而未标明有关标识和使用说明的。

  三、假冒伪劣产品如何赔偿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第五十条 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一)生产、销售的商品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

  (四)伪造商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的;

  (五)销售的商品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的

  (六)对商品或者服务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

  (七)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

  (八)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或者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的;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对损害消费者权益应当予以处罚的其他情形。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属于伪劣药品有哪些的相关内容,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劣药大多时候都是因为生产者销售者想要低成本赢大利而做出的犯罪行为。若还遇到其它问题,欢迎上法律快车的法律平台,咨询专业的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