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二级伤残保障标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1-27 11:39
人浏览

  二级交通伤残的概念,相信很多人是不了解的,当事故发生伤害时,我们通过常可以通过鉴定了解伤残级别,伤害的赔偿数额也必须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那么二级伤残保障标准是什么?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二级伤残保障标准

  (一) 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

  1、重度智力缺损(智商34以下)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需随时有人帮助才能完成;

  2、完全性失语;

  3、双眼盲目5级;

  4、四肢瘫(二肢以上肌力2级以下);

  5、偏瘫或截瘫(肌力2级以下)。

  (二) 头面部损伤致:

  1、一侧眼球缺失,另一眼盲目4级;或一侧眼球缺失,另一侧眼严重畸形伴盲目3级以上;

  2、双侧眼睑重度下垂(或严重畸形)伴双眼盲目4级以上;或一侧眼睑重度下垂(或严重畸形),该眼盲目4级以上,另一眼盲目5级;

  3、双眼盲目5级;

  4、双耳极度听觉障碍伴双侧耳廓缺失(或严重畸形);或双耳极度听觉障碍伴一侧耳廓缺失,另一侧耳廓严重畸形;

  5、全面部瘢痕形成。

  (三) 脊柱胸段损伤致严重畸形愈合,呼吸功能障碍。

  (四) 颈部损伤致呼吸和吞咽功能障碍。

  (五) 胸部损伤致:

  1、肺叶切除或胸膜广泛严重粘连或胸廓畸形,呼吸功能障碍;

  2、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级;或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ⅱ级伴明显器质性心律失常。

  (六) 腹部损伤致一侧肾切除或完全丧失功能,另一侧肾功能重度障碍。

  (七) 肢体损伤致:

  1、二肢缺失(上肢在肘关节以上,下肢在膝关节以上);

  2、一肢缺失(上肢在肘关节以上,下肢在膝关节以上),另一肢完全丧失功能;

  3、二肢以上完全丧失功能。

  (八) 皮肤损伤致瘢痕形成达体表面积68%以上。

  二、二级工伤赔偿标准计算是怎样的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5个月 ,由社保机构支付。由社保机构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按受伤前本人工资的 85%支付至死亡。如伤残员工户籍不在工作地,需要一次性领取残疾退休金和护理费的,与社保机构签订合约,一次性计发十年,终结保险关系。

  1级至4级工伤伤残赔偿标准,在中国全国各地都是统一的赔偿标准,具体如下: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三、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期限

  职工发生伤害事故,经认定为因工受伤后,紧接着的就是要确定伤残程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期限,可以分为以下情况:

  初次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一般来说,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如果说是在海门发生的工伤,用人单位或个人必须向南通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二是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结果,直接影响到工伤职工的待遇赔偿,所以用人单位和职工都必须把握好初鉴和复鉴的期限。

  综上所诉,小编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关于二级伤残保障标准的问题。二级伤残可以说是交通事故中比较严重的损害,如果能够确定肇事者对事故承担全部或主要责任,则很可能被认定为交通事故犯罪,还可以同时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有不明白的,建议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