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醉酒驾驶是什么时候入刑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2-03 15:44
人浏览

  大家心中也应该是有这样一个警戒的心理的,酒后驾驶是十分危险的行为,而且,据相关数据统计,很大一部分上的交通事故都是由于酒驾引起的,尽管在法律法规上加上交通部门的严厉监管下,但还是会有层出不穷此类事情的发生,那醉酒驾驶是什么时候入刑的呢,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醉酒驾驶是什么时候入刑的

  醉驾入刑是2011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2011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将正式实施,醉酒驾驶将作为危险驾驶罪被追究驾驶人刑事责任,醉酒驾驶以危险驾驶罪入刑。对于醉驾行为,《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最高半年),并处罚金。

  二、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量刑

  1、对于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因过失致人死亡的案件。

  只要有证据能充分证明行为人不知道逃逸行为会造成被害人死亡或者没有放任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的,即不具备间接故意杀人主、客观条件的,均应按交通肇事定罪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判

  2、交通肇事后被害人伤势极其严重,以至生命垂危即使行为人及时抢救也不能挽回其生命。

  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为逃脱罪责驾车逃逸,而被害人最终确已死亡的,对于这类案件,笔者认为应当认定该行为只能构成交通肇事罪。不能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三款,即“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规定处罚。而应根据第二款,即“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后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一规定来定罪量刑。

  3、行为人因交通肇事后逃逸。

  在当时的情形下行为人明知其逃逸后被害人受伤严重有死亡的可能,却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被害人进行救助,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采取放任的态度,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的案件,应视不同情况分别定故意杀人罪或以故意杀人罪和交通肇事罪二罪并罚。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判

  4、行为人肇事致人重伤后为逃避罪责,故意将被害人移至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致被害人死亡的,对此行为应以直接故意杀人罪定罪。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按照我国法律上的常规判法是要受到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打,但是最严重的也会同故意杀人罪一样定性。

  三、交通肇事逃逸如何惩处

  如因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引发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交通安全法》规定,发生重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吊销驾驶证。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吊销驾驶证,且终身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处罚。

  以上便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醉酒驾驶是什么时候入刑的的内容,从以上第一段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醉驾入刑是2011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如果您对于此方面的法律知识还有其它疑问,可以上法律快车网站咨询我们的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