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合同约定不可抗力可解除合同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2-28 14:26
人浏览

  我国法律在合同解除的法定条件当中就有指出,出现不可抗力时,合同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那么,合同约定不可抗力可解除合同?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合同约定不可抗力可解除合同

  不可抗力是一种不受当事人意志所支配的、为人力所不能抗拒的力量。与诸多民事制度一样,不可抗力制度起源于罗马法,并在不同程度上为大陆法国家所继受。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合同法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二、行使单方解除权的注意事项

  (一)解除合同通知书应规范书写,其内容必须提及法定或者合同约定的解除合同条款及相应解除权,具体内容应包括:

  1、当事人之间订立合同的事实。

  2、当事人违约等导致发生合同解除权的事实。

  3、合同中约定的合同解除权。

  4、绝对明确的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

  5、对违约情况追究的权利保留。

  (二)要在合同约定的合同解除权行使期限内,向对方发出解除合同的通知。

  (三)无论通知采取何种方式,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1、足以证明你向对方发出了通知;

  2、足以证明发出通知的时间;

  3、表明发出通知的主要内容。关于对方是否收到,只需依一般之通常情况,即通知到达违约方住所地或系统可以及时到达即可。

  三、对于单方解除合同的理解

  在我国非标准格式合同中,也常出现类似约定,如:“守约方有权单方面解除合同,无须征得违约方同意,解除合同的书面通知送达到违约方后生效”等。我们可以将此类条款理解为:

  1、解除合同行为生效要件是合同一方存在预期违约、迟延履行或是合同双方约定的其他违约行为。是守约方独立于违约方实行的单方民事行为;

  2、解除合同应有时限规定,当违约方的不作为导致对方权利丧失或利益损失时,守约方必须在合同约定期限内发出解除合同通知书;

  3、解除合同通知书到达违约方后即可生效。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合同约定不可抗力可解除合同的相关知识,不可抗力是一种不受当事人意志所支配的、为人力所不能抗拒的力量。与诸多民事制度一样,不可抗力制度起源于罗马法,并在不同程度上为大陆法国家所继受。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