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孩子有偷窃行为怎么教育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2-08 14:26
人浏览

  对于孩子的教育,作为家长也是非常的辛苦。父母不管教孩子,谁来帮你管教!面对孩子偷窃的行为,其实他们不是性格缺陷,他们只是好奇。那么孩子有偷窃行为怎么教育?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孩子有偷窃行为怎么教育

  首先父母应该在第一时间去告诉孩子他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同时还要告诉孩子为什么他做错了。在做完这些后,父母应该告知孩子正确的价值观。若是父母不及时的去疏导,可能会让孩子变本加厉,严重影响孩子的世界观。要知道,当孩子在为了小偷小摸得到的好处沾沾自喜的时候会让他的世界观改变的。如果一直这么下去那就是真的误入歧途了。

  其实很多的孩子去偷窃的时候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也有些孩子是因为想要的东西父母不给予而去偷窃。不管什么原因,父母都要告知孩子偷窃是错误的行为。父母了解到孩子偷窃的原因应立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防止孩子再次出现这种情况。

  二、孩子偷东西报警后怎么处理

  孩子偷东西报警后怎么处理,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而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三、孩子偷窃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综上所诉,小编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关于孩子有偷窃行为怎么教育的问题。其实,小孩子偷东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作为家长,要及时引导、沟通、帮助孩子。以免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太远,无法回头。如果有不明白的,建议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