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职务侵占判刑标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2-09 07:53
人浏览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司或单位的财产收进腰包。 事实上,这种行为可能触犯法律,构成职务侵占罪。 刑法对此类犯罪也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和量刑。那么职务侵占判刑标准是什么?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职务侵占判刑标准

  (一)法定刑在五年以下、幅度的量刑起点和基准刑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侵占本单位财物,犯罪数额达到“数额较大”起点一万元的,可以在三个月拘役至六个月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犯罪数额每增加一千八百元,可以增加一个月刑期,确定基准刑。

  (二)法定刑在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幅度的量刑起点和基准刑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侵占本单位财物,犯罪数额达到“数额巨大”起点十万元的,可以在五年至六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犯罪数额每增加一万元,可以增加一个月刑期,从而确定基准刑。

  二、哪些情形可以相应增加刑罚量

  1、职务侵占行为严重影响生产经营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30%以下;两种情形同时具备的,可以再增加基准刑的10%以下;

  2多次职务侵占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3、职务侵占用于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款物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4、职务侵占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以及募捐款物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5、职务侵占的款项用于吸毒、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三、认定职务侵占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必须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上的便利。所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权及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作。职权,是指本人职务、岗位范围内的权力。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是指虽然不是直接利用职务或岗位上的权限,但却利用了本人的职权或地位所形成的便利条件,或通过其他人员利用职务或地位上的便利条件。

  (二)必须有侵占的行为。本单位财物,是指单位依法占有的全部财产,包括本单位以自己名义拥有或虽不以自己名义拥有但为本单位占有的一切物权、无形财物权和债权。其具体形态可以是建筑物、设备、库存商品、现金、专利、商标等。

  (三)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如果仅有非法侵占公司、企业及其他单位财物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则也不能构成本罪。至于数额较大的起点数额,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之规定,是指侵占公司、企业等单位财物5000元至2万元以上。

  综上所诉,对侵占职务罪的处罚一向是比较严格的,因此,在工作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不要随意侵占单位财产,杜绝职务侵占罪,得不偿失。小编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关于职务侵占判刑标准的问题。如果有不明白的,建议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