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强拆违法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2-21 09:54
人浏览

  在拆迁工作中,有时候难免会遇到一些钉子户,不愿意离开自己长期居住的地方,因此导致拆迁工作没办法顺利进行。那么碰到这种情况,有的人会选择强制拆除的方式。所以今天法律快车小编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强拆违法吗?有遇到这种情况的朋友可以先来学习下。

  一、强拆违法吗

  一般强拆分为两种情况,强制拆除的是违法建筑和强制拆除政府需要征收的房屋。我国对于强制拆除方面有着明确的规定,只要是符合其条件和程序的,都不属于违法的行为。

  根据我国《行政强制法》的条款规定:行政机关在做出决定之前,需要以书面的形式来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并且需要载明履行义务的期限,方式等,如果还要设计到金钱赔偿的,需要注明赔偿的方式和金额。行政机关在做出强制执行的决定之后当事人仍然在规定的期限之内拒不履行义务的,行政机关可以根据条例强制执行拆迁。

  如果当事人收到催告书之后没有正当拒绝履行的义务的理由并且到了期限仍然不履行义务的,行政机关可以对其做出强制执行的决定。决定书需要通过书面通知的方式告知当事人,标明强制执行的理由、方式、依据、时间等等事项。

  如果在催告的期限发现当事人有任何转移财务的迹象的,行政机关都可以立刻做出强制执行的决定。

  现在我国唯一属于合法拆迁的就是司法拆迁,任何没有经过法院行政机关做出裁决的拆迁都属于违法拆迁,是违法的行为。

  二、强拆行为违法怎么认定

  未经法院行政裁决做出的拆迁均为非法拆迁。因此,被拆迁人切不可相信拆迁办或者政府部门拆迁就合法的言论,在遭遇除司法强拆之外的其他非法强拆时,建议被拆迁人及时报警,并聘请专业拆迁维权律师代理诉讼。

  (一)未经裁决,不得实施行政强制拆迁

  (二)拆迁人未按裁决意见提供补偿资金或者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的安置用房、周转用房的,不得实施强制拆迁;

  (三)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实施强制拆迁,应当提前十五日通知被拆迁人,并认真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动员被拆迁人自行搬迁,裁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做出;

  (四)此外,强制拆迁时,应当组织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被拆迁人单位代表到现场作为强制拆迁证明人,并由公证部门对被拆迁房屋及房屋内物品进行公证。

  三、被强拆后如何申请赔偿

  行政机关基于合法行政行为造成他人损失产生的是补偿责任,反之因违法实施行政行为造成他人损害产生的是赔偿责任。行政赔偿是国家赔偿的一种形式。 “直接损失”的范围,除包括被拆建筑物重置成本损失外,还应当包括被拆迁人应享有的房屋拆迁安置补偿权益以及对动产造成的直接损失等,不仅包括既得财产利益的损失,还应当包括虽非既得但又必然可得的财产利益损失。也就是说,赔偿范围至少为被拆迁人按照拆迁补偿程序本可获得的全部补偿。

  从切实保障被拆迁人应享有合法权益角度看,行政机关仍支付拆迁安置赔偿金的义务,以保障被拆迁人的赔偿方式选择权,进而保障被拆迁人所享有的实际居住权益。

  赔偿方式的要求是支付赔偿和返还财产恢复原貌,房屋是依法拆除的,拆迁户可以选择评估之日的市场价补偿,也可以要求产权置换的补偿方式,根据规定,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确保申请人得到公平公正的救济,既可以选择货币补偿也可以选择产权置换,最大限度的保障拆迁户获得国家赔偿,这也就代表赔偿法规定了赔偿的范围,不但是因为违法强拆造成的损失,还需要赔偿拆迁户所享有的房屋征收安置补偿,比如产权置换、搬迁费、过渡房等在内。

  其实在现在的社会中,人权主义还是挺重要的,这也是为了保障个人的权益,因此如果我们有碰到一些不合理的事情,可以向有关部门去投诉,就像法律快车小编上面整理的强拆违法吗,如果真属于违法行为,也是可以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还可以找法律快车律师帮忙。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