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合同违约责任条款的设定注意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2-05 15:03
人浏览

  有部分人对于合同违约责任条款的设置还不是很清楚,虽然我们都不希望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出现违约行为,但为了避免发生违约时,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能得到补救。那么,合同违约责任条款的设定注意?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合同违约责任条款的设定注意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条款约定:违约责任可由合同各方在合同里面作详细约定,对于延迟交付货物或者交付货款的可以约定延迟履行违约金。还可以约定一条总的违约条款:“任何一方违反本协议导致本协议无法继续履行的,违约方需赔偿守约方违约金人民币若干元,若违约金不足以弥补守约方实际损失的,违约方应赔偿守约方所有实际损失。

  损害赔偿的范围: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

  违约责任条款约定通常有两种方法:其一是约定专门的违约条款,其二是在质量责任、交付责任等约定的同时进行约定,这比专门的设定违约责任条款更隐蔽,但有一定的局限性。违约责任的约定切勿只是“依法承担违约责任”“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等等,如此约定必须承担举证责任,否则无法主张赔偿,因此违约责任条款应该明确违约责任实现程序、数额或计算方法,最简便明了的方式就是直接约定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元。

  违约金条款可与相关的如数量条款、质量责任条款、付款条款、迟延交付责任条款一并约定。违约金条款一般约定为:甲方应当……,未……的,应当向乙方支付违约金…元。

  二、施工合同违约责任条款如何设定

  对工程合同中的违约条款的设定,要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内容、可能出现的违约情形,收双方通过协商的方式来确定,是没有固定的可以直接套用的表述的。

  当事人既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的责任形式,也可以约定违约责任的范围及损失的计算方法。具体表现在当事人可事先约定违约金的数额、幅度,可以预先约定损害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甚至确定具体数额,同时也可以通过设定免责条款限制和免除当事人可能在未来发生的责任。

  但是,违约责任可由当事人约定,并不是说当事人未约定违约责任的,不发生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这是法律赋予合同的效力,即使当事人未在合同规定违约责任,违约方也须依法律的直接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三、合同违约责任条款的设定有哪些注意事项

  若合同中未明确约定违约责任,在一方发生违约行为时,另一方仍可依据法律规定向违约方主张权利。那么违约条款的设置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在合同签订前对我方违约可能性及对方违约可能性进行评估,然后遵循一个原则:若我方违约可能性大,则尽可能在合同中约定较轻的违约责任;反之,则违约责任的约定应尽可能严重。当然,为了促成交易,双方对违约责任条款的设置不宜过于苛刻;

  2、如果该合同中对方违约的可能性较大,则应明确违约金计算方式(可以列出具体计算公式)及损失具体包括哪些(尽量详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注意保存交易往来的所有凭证、邮件等,在预测可能发生纠纷之前能就之前所发生的账目进行对账确认,或者录音,为之后可能发生的诉讼提前作好准备;

  3、为了保障守约方的权利,赋予其单方确除合同的权利,合同中应明确可解除合同的条件,如果未约定,守约方仅可在根本违约的情况下采用。如:“合同中约定,买方逾期付款达…天,则守约方有权解除合同,解除合同的通知一到达对方即生效…”

  4、若守约方向违约方主张因追索权利而产生的一切合理费用,如交通费、住宿费、取证费、公证费、保全费及律师费等,则应当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司法实践中,这些费用若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法院将不予支持。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合同违约责任条款的设定注意的相关知识,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