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私自不见报关出口如何处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2-16 07:28
人浏览

  我国法律规定,任何进出口都是需要报关的,不向海关报关,属于走私行为,如果涉及的数额较大,且是行为人的故意行为。那么将会触犯刑法,被判处刑罚。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比较多。那么,私自不见报关出口如何处罚?现在就跟着法律快车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一、私自不见报关出口如何处罚

  不向海关申报的,属于走私行为。涉及金额较大的,涉及走私罪。

  走私罪,是指个人或者单位故意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通过各种方式运送违禁品进出口或者偷逃关税,情节严重的行为。其具体罪名有: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币罪;走私文物罪;走私贵重金属罪;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走私珍稀植物、珍稀植物制品罪;走私淫秽物品罪;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走私废物罪。

  

  二、走私罪的表现形式

  逃汇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逃汇的行为。逃汇的外在形式是将境外取得的外汇应当调回境内而不调回,或把境内的外汇私自转移到国外等;而走私罪的客观行为却是行为人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货物、物品进出国 (边)境的行为。

  三、走私罪的犯罪主体

  逃汇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其仅限于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以及这些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除此之外,均不能构成逃汇罪。自然人构成犯罪时,显然必以单位构成犯罪为前提,否则,亦不能构成逃汇罪;走私罪的主体则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逃汇罪的主体。此外,单位亦可构成其罪。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私自不见报关出口如何处罚的相关问题。根据法律规定,不向海关申报的,属于走私行为。涉及金额较大的,涉及走私罪。若您还有什么法律问题,建议您咨询法律快车专业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