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承诺迟延和承诺迟到的区别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4-06 10:25
人浏览

  在民事生活中,公民经常会作出民事法律意义上的承诺。承诺也经常会出现迟延和迟到的情况。这两者的含义是不同的。那么你知道承诺迟延和承诺迟到的区别?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承诺迟延和承诺迟到的区别

   承诺的迟延和迟到的区别包括:

  (一)承诺迟延作出的承诺超过承诺期限到达要约人,承诺迟延是在要约规定的承诺期限内作出,但没有及时到达要约人。

  (二)迟延的承诺应视为新要约,迟到的承诺仍是原要约。

承诺迟延

  二、迟延承诺需要承担哪些法律后果

   迟延承诺的法律后果为:一般情形下,迟延承诺属于新要约。如果正常情形下可以到达,因其它原因导致迟延到达,一般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或者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不能及时到达要约人的,为新要约;但是,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的除外。

   第四百八十七条规定,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但是因其他原因致使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外,该承诺有效。

  

  三、什么是承诺迟延

   承诺迟延又称迟到的承诺,是指受要约人未在承诺期限内发出的承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的以外,迟到的承诺不发生承诺的效力,但因其符合要约的条件,故可视为新要约;承诺因意外原因而迟延者,并非一概无效。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的以外,该承诺有效。

   承诺的迟延和迟到的区别是承诺发出的时间不同。以上内容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承诺迟延和承诺迟到的区别相关的法律知识。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欢迎访问法律快车寻找相关的法律资料,我们将有专门的律师为大家在线解答疑难。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