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网上遇到敲诈怎么办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3-10 07:46
人浏览

  被网络敲诈后,可以先取证、存证,再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犯罪,他将因敲诈勒索而被定罪和处罚。不构成犯罪的,还可以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接下来,法律快车的小编将为您介绍网上遇到敲诈怎么办的相关内容!欢迎您的阅读!

  一、网上遇到敲诈怎么办

  尽量保留与欺诈者有关的所有文件,如电子邮件、银行汇款、短信等,记下被骗过程。将诈骗过程和诈骗文件报当地公安机关刑警部门、公安网络安全监察部门或派出所报案,警方应当做好举报记录。敲诈勒索,需要收集敲诈勒索的相关证据,然后报警方,如果公安机关不受理,及时起诉法院解决,最大限度地保护你的合法权益。他的行为涉嫌敲诈勒索,情况严重,最高可向警方举报一定数额。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

  1、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2、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上述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

  (一)曾因敲诈勒索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一年内曾因敲诈勒索受过行政处罚的;

  (三)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敲诈勒索的;

  (四)以将要实施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或者故意杀人、绑架等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相威胁敲诈勒索的;

  (五)以黑恶势力名义敲诈勒索的;

  (六)利用或者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军人、新闻工作者等特殊身份敲诈勒索的;

  (七)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3、二年内敲诈勒索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多次敲诈勒索”。

  4、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的情形之一,数额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百分之八十的,可以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5、敲诈勒索数额较大,行为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二、虚假诉讼罪的构成要件

  虚假诉讼罪的构成要件内容为:行为人以虚假的事实为根据,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使他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其常见情形是:行为人通过伪造物证、书证,或者双方通过恶意串通,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如果是在刑事自诉、行政诉讼中以捏造的事实向法院提起虚假刑事自诉或者行政诉讼的,不成立本罪。但是如果其中附带民事诉讼的,则不妨碍本罪的成立。本罪的行为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零七条之一  【虚假诉讼罪】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三、有监控不承认能定罪吗

  有监控不承认不一定能定罪。需要具体根据罪名确定。扒窃被监控拍下不承认可以定罪,经公安机关查证属实,证据确凿的,可以无口供判罪,证据不足的,不能认定被告有罪,定案的证据应当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以上便是法律快车的小编对网上遇到敲诈怎么办的全部介绍。另外,网络敲诈勒索应该及时报警,减少财产损失。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网络敲诈勒索罪是与普通的敲诈勒索罪同等处罚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若有更多法律问题,可以咨询法律快车的相关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