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行政案立案需要哪些材料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4-14 07:36
人浏览

  当行政单位或者行政单位工作者侵犯了我们的合法权益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依靠行政诉讼来进行维权。那么行政案立案需要哪些材料?关于行政诉讼立案需要准备什么证据材料的法律问题,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解答吧。

  一、行政案立案需要哪些材料

  行政诉讼立案需要以下这些材料:

  (一)向法院提交起诉书一份,并且将起诉书副本给行政机关;

  (二)证明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比如居民身份证或者户口本的复印件,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盖好公章的主要负责人证明书;

  (三)证明行政法律关系存在的材料,如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机关不予受理决定书等。此外,如果受原告授权代为起诉的,需要提交授权委托书。

行政案立案需要哪些材料

  二、行政诉讼时效是

  一普通诉讼时效:

  (一)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为3个月;

  (二)经复议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为15日。

  二特殊诉讼时效: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特殊诉讼时效,比如30日。

  三最长诉讼时效:

  (一)是行政相对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但未被告知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为2年;

  (二)是行政相对人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涉及不动产的为20年,其他的5年。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三、行政诉讼期限是六个月还是三个月

  通常为自知道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但不同情形有不同的起诉期限,你可对照下述规定自行整理。

  《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八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决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以上是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关于行政案立案需要哪些材料的内容,行政立案需要的材料是起诉状、起诉证据材料和被告人的行政主体资格。如果遇到什么问题或者还有不理解的地方,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