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重大误解解除合同损失如何承担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5-21 14:21
人浏览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签订合同时,往往对合同的内容并不了解,一般签订合同之后双方会存在一些误解,那么重大误解解除合同损失如何承担?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重大误解解除合同损失如何承担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重大误解。

  重大误解是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品种、质量、规格、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

  然后,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原则上是有效的,合同当事人在履行的过程中,发现其符合法定重大误解情形的,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撤销后就无效。而没有申请撤销的合同,是仍然有效的。

  重大误解合同撤销后,需要赔偿对方损失

  合同被撤销的,因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

  而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需要注意的是,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

  在实际中,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赔偿不成的,可以到法院起诉解决。

  合同存在法定重大误解情形的,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但是在撤销后,容易产生譬如赔偿损失的合同纠纷。遇到这种纠纷问题,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先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到法院申请起诉,主张赔偿的具体金额。在起诉的过程中,要注意取证,如果有不懂的,可以委托专业的律师协助。

  二、解除合同的规定

  合同解除分协商解除、约定解除、法定解除三种情形。协议解除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便可以解除合同了。约定解除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在约定解除条件,当条件成就的时候,便可以解除合同了。法定解除有四种情形:第一、因不可以抗力以至于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可以解除合同。第二、一方在合同期限届满之前,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示不能履行债务的,可以解除。第三、一方延迟履行债务,在另一方要求其履行的合理期限内仍没有履行,可以解除合同。第四、一方延迟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也是可以解除的。

  三、重大误解合同后果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该条明确规定了可撤销合同之情形:

  所谓重大误解的合同,是指行为人因对合同的重要内容产生错误认识而使意思与表示不一致的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结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该规定解释了重大误解的合同的基本内容。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重大误解解除合同损失如何承担的相关知识,合同被撤销的,因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而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