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的区别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3-25 15:58
人浏览

  在现实生活中,一般针对劳动者所取得的收入,是需要按照规定交税的,很多时候会涉及到免税收入,那么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的区别?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的区别

  免税收入是国家优惠政策,对于某些该交税的经营活动准予其不交税,有可能是鼓励此项经济活动;而不征税收入是本身不需要交税的活动;不征税收入是指从性质和根源上不属于企业营利性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不负有纳税义务并不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组成部分的收入。比如一些政府拨款、行政事业性收费;根据税法的一些规定:免税收入,本身已构成应税收入但予以免除,属于税收优惠项目。具体包括以下4项: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收入,不包括非营利组织从事营利性活动取得的收入。

  二、收入证明范本范本

  致______________银行:

  兹证明____________先生是我单位职工。职务为_____________。工作性质为(正式制)。

  身份证号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平均月收入为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年收入为人民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

  填表人签字:证明单位(盖公章):

  日期:年月日

  单位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办公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不征税收入的处理

  《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收入总额中的不征税收人为: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指出,《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第(三)项所称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是指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对于税法上规定的不征税收入,在会计上可能作为损益计人了当期利润,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上述财税差异不属于暂时性差异,在未来期间无法转回,应该归为永久性差异,在所得税预缴或汇算清缴时,按照“调表不调账”的原则,企业应作纳税调减处理。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的区别的相关知识,不征税收入不属于税收优惠,而免税收入属于税收优惠。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