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产品侵权责任的法律特征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7-15 03:14
人浏览

  吃坏肚子、购买的电器爆炸致人伤亡这些斗数以产品侵权,当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当然可以提起侵权之诉维护自身权利。那么您知道产品侵权责任的法律特征?什么情况可以免除产品侵权责任?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对您有所帮助。

  一、产品侵权责任的法律特征

  (一)侵权责任民生在商品进入流通领域之后。产品进入流通领域的标志是产品经过交易、转让等合同行为,由制造、生产者之手,中间可以经过若干流通环节,即批发、销售、仓储、运输等过程。因此,产品侵权责任的发生前提总是与合同相关连,不存在没有合同前提的产品侵权责任。

  (二)产品侵权责任是产品缺陷造成的缺陷产品以外的财产损害。产品侵权责任并不是产品自身质量问题的自身损坏造成财产以外的财产损害。

  (三)产品侵权责任是物件致人损害的特殊侵权责任。产品侵权责任的这一性质让其与国家赔偿责任、雇佣人赔偿责任等相区别。所以,产品侵权责任是人对物所造成的损害负责任,即产品致人损害时,与该致害产品有关联的人,即制造者、销售者等对所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责任。

  (四)产品侵权责任是无过错责任。

  二、什么情况可以免除产品侵权责任

  (一)未将产品投入流通——可以免除侵权责任。

  制造者生产某种产品,但未将该产品投入流通,即使该产品存在缺陷,并且致人损害,也不承担产品侵权责任。投入流通,就是使产品投入流通领域,包括任何形式的出售、租赁以及抵押、质押、出典等。

  (二)产品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可以免除侵权责任。

  成立这一免责条件,须查明这种缺陷是何原因所致。例如,某厂生产自行车打气筒,用户甲购买使用一年后,在打气时气筒中的弹簧引出致伤甲的眼睛,经审理查明,产品投入流通时尚无此缺陷,是使用者使用不当导致其螺口松动,此种情况下,制造者即可免责。

  (三)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技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可以免除侵权责任。

  以科技水平所限作抗辩事由,是通常的免责条件。按这一免责条件,如果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技水平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即使后因科技水平发展了,能够认识到这一缺陷,制造者也不承担已经投入流通的产品致人损害的责任。

  在产品侵权中,侵权人可以免责的情形有,未将产品投入流通、产品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或者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技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如果出现这种情形,侵害人的责任是可以免除的。

  三、如何认定产品侵权

  (一)模仿游戏规则尚不能界定为侵权

  某种程度上说,模仿游戏规则会导致同质化游戏的产生,从而碾压原创网络游戏的市场份额。但游戏规则的完全创新是非常困难的,有些游戏的原创者已经很难追溯。目前模仿其他游戏的游戏规则仍属于“安全区域“,但司法实践不会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游戏领域逐渐由蛮荒时代走向规范化,不排除将来模仿游戏规则被认定为侵权。

  (二)模仿角色、图片、音效等游戏元素可能构成侵权

  游戏产品不是代码的简单拼合,文字、图案、音乐、角色是游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游戏中的文字、图案、音乐等可能构成文字作品、美术作品以及音乐作品,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作品的,属于侵权行为。

  (三)抄袭源代码构成侵权。

  产品侵权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十分可见的。我们应当严厉打击市场上不合格的伪质劣质商品,让厂家不敢违法犯罪,从而做出质量更好的产品。以上就是由法律快车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产品侵权责任的法律特征的法律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