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5级伤残赔偿计算标准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3-13 12:23
人浏览

  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有时候就会对伤势进行鉴定,从而确定相关责任人的赔偿义务。那么交通事故5级伤残赔偿计算标准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交通事故5级伤残赔偿计算标准是什么

  交通事故5级伤残赔偿计算标准是伤残等级(1级的按100计算,ii级的减少10%,其他依此类推)×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20年;当然,如果出现《人身损害赔偿解释》规定的“受害人因伤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可按规定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交通事故车祸伤残鉴定标准是根据不同的伤残程度来确定不同的等级标准,

  一级伤残标准

  (一)、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

  1、植物状态;

  2、极度智力缺损(智商20以下)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3、四肢瘫(三肢以上肌力3级以下);

  4、截瘫(肌力2级以下)伴大便和小便失禁。

  (二)、头面部损伤致:

  1、双侧眼球缺失;

  2、一侧眼球缺失,另一侧眼严重畸形伴盲目5级。

  (三)、脊柱胸段损伤致严重畸形愈合,呼吸功能严重障碍。

  (四)、颈部损伤致呼吸和吞咽功能严重障碍。

  (五)、胸部损伤致:

  1、肺叶切除或双侧胸膜广泛严重粘连或胸廓严重畸形,呼吸功能严重障碍;

  2、心功不全,心功Ⅳ级;或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级伴明显器质性心律失常。

  (六)、腹部损伤致:

  1、胃、肠、消化腺等部分切除,消化吸收功能严重障碍,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2、双侧肾切除或完全丧失功能,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七)、肢体损伤致:

  1、三肢以上缺失(上肢在腕关节以上,下肢在踝关节以上);

  2、二肢缺失(上肢在肘关节以上,下肢在膝关节以上),另一肢丧失功能50%以上;

  3、二肢缺失(上肢在腕关节以上,下肢在踝关节以上),第三肢完全丧失功能;

  4、一肢缺失(上肢在肘关节以上,下肢在踝关节以上),第二肢完全丧失功能,第三肢丧失功能50%以上;

  5、一肢缺失(上肢在腕关节以上,下肢在踝关节以上),另二肢完全丧失功能

  6、三肢完全丧失功能。

  (八)、皮肤损伤致瘢痕形成达体表面积76%以上。

  二级伤残标准

  (一)、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

  1、重度智力缺损(智商34以下)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需随时有人帮助才能完成;

  2、完全性失语;

  3、双眼盲目5级

  4、四肢瘫(二肢以上肌力2级以下);

  5、偏瘫或截瘫(肌力2级以下)。

  (二)、头面部损伤致:

  1、一侧眼球缺失,另一眼盲目4级;或一侧眼球缺失,另一侧眼严重畸形伴盲目3级以上;

  2、双侧眼睑重度下垂(或严重畸形)伴双眼盲目4级以上;或一侧眼睑重度下垂(或严重畸形),该眼盲目4级以上,另一眼盲目5级;

  3、双眼盲目5级;

  4、双耳极度听觉障碍伴双侧耳廓缺失(或严重畸形);或双耳极度听觉障碍伴一侧耳廓缺失,另一侧耳廓严重畸形;

  5、全面部瘢痕形成。

  二、一般交通事故如何上诉

  (一)提起上诉必须是享有上诉权或可以依法行使上诉权的人。民事和经济纠纷案件的原告、被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权提起上诉。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如果在一审判决中确认其承担义务的,也有权提起上诉。不服民事和经济纠纷判决的上诉期限为15天;不服民事和经济纠纷裁定的上诉期限为10天;上诉期从接到第一审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天算起,逾期不得上诉。

  (二)上诉应递交上诉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附上上诉状副本,并预交上诉费。上诉状应写明上诉人和被上诉人的姓名(法人应写明法人名称及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等基本情况、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由和编号、上诉的请求和理由等。

  (三)上诉状一般应交原审人民法院,并依照规定交纳上诉案件受理费,由原审人民法院转呈其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人也可以直接向原审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三、5级伤残赔偿80万可以吗?

  5级伤残赔偿80万是可以的,一般来说不能赔偿到80万。5级工伤的赔偿数额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本人工资的70%/月,如果解除劳动合同的,支付其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80万的数额在此时较为合情合理,但是具体还要依据劳动者的工资来确定。

  

  在生活中,发生交通事故,虽然我们可以进行身体伤害的治疗,但有可能会造成精神方面的伤害,这些伤害可就难以治疗了。以上就是由法律快车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交通事故5级伤残赔偿计算标准是什么?的法律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