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唯一住房执行条件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5-24 07:03
人浏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知道拥有住房的时候,都是需要拥有房产证的。那么唯一住房执行条件?法院可以执行唯一住房的的4种情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唯一住房执行条件

  登记在被执行人名下虽只有一套住房,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对登记在其名下的“唯一住房”仍可执行:

  (一)对被执行人有赡养、扶养、抚养义务的人名下有其他能够维持生活必需的居住房屋的;

  (二)一审诉讼或仲裁立案后,被执行人为逃避债务转让其名下其他房屋的;

  (三)被执行人在其户籍所在地或拟执行的“唯一住房”所在地农村享有宅基地并自建住房或被执行人享有小产权房等权属上有瑕疵而无法自由流转的住房的;

  (四)被执行人将其“唯一住房”用于出租、出借或虽未出租、出借,但超过一年无人居住的;

  (五)被执行人的“唯一住房”系执行依据确定的被执行人应当交付的房屋的;

  (六)申请执行人按照当地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为被执行人及所扶养家属提供居住房屋,或者同意参照当地(县级市、县、区范围)房屋租赁市场平均租金标准从该房屋的变价款中扣除五至八年房屋租金的;

  (七)其他可以执行的情形。

唯一住房执行

  二、执行5到8年的租金标准

  参照当地房屋租赁市场平均租金标准的五至八年租金,下列房屋的租金,应当按照市政府规定的标准执行:

  (一)公有居住房屋。

  (二)以行政调配方式出租的非居住房屋。

  (三)政府投资建造的公益性非居住房屋。以上第二项和第三项房屋,以下统称公有非居住房屋。此外,已经按照市政府规定的租金标准出租的私有居住房屋,其租金和租赁关系的处理也需按市政府规定执行。

  三、法院可以执行唯一住房的的4种情形

  (一)对被执行人有抚养义务的人名下有其他能够维持生活的必需的居住房屋的,比如你是老人,那么名下虽然有一套房子,但是你儿子的房子多,他足以保障你的生存。

  (二)执行依据生效之后,被执行人为逃避债务而转让他名下的其他房产的,本来有房产,甚至有多套房产,但是执行依据生效之后,为了逃避债务,转让、转移自己名下的房产,造成了只有一套房产,这不属于保护的对象,因为你的目的是为了逃避债务的履行。

  (三)申请执行人按照当地廉租住房保障的面积、标准,为被执行人以及所抚养家属提供了可供居住的房屋。比如按照当地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提供临时的周转房。同时,该规定还提供了一个选择性的方案,或者是申请执行人同意按照当地房屋租赁市场平均的租金标准,从该房屋的变价款中扣除5至8年租金的。这实际上是建立了一个激励配合执行的机制。

  (四)如果执行依据本身就是交付居住的房屋,那么法院必须按照执行依据所确定的内容执行。但是考虑到被执行人需要另外租房子,可能要有一个周转期,所以给予3个月的宽限期。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唯一住房执行条件的相关知识,根据上文的介绍,我们可以得知住房的执行条件都是有法律规定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