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意定监护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7-29 17:50
人浏览

  当法定监护人无法履行好监护职责,是可以撤销其监护权的。对于监护权的指定,可以由法律规定,也可以由当事人指定。那么意定监护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意定监护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九条: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

  意定监护是区别于法定监护的一种制度,是指成年人在自己清醒的时候,选择一个自己最信任的人,可以是亲属,也可以不是亲属,书面指定被委托者作为自己失能后的监护人,照顾自己的生活,处置自己的财产、权利等。所谓意定监护,就是不同于法定监护,最大限度尊重公民权利的一种法律制度。

  意定监护实际上是法律对公民权利实现最大化的支持。一个人希望以什么方式离开这个世界,生病了救治到什么程度,需不需要过度医疗,都可以通过意定监护的形式让其他人帮助自己实现。

意定监护的法律依据

  二、监护人主要有哪些权利

  (一)有权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

  (二)有权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

  (三)有权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并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

  (四)有权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

  (五)有权代理被监护人进行诉讼。监护人依法行使监护权利,任何组织或个人均无权干涉

  三、指定监护适用条件

  (一)有法定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

  (二)监护人存在《中华人民共和民法典》第三十六条规定的情形时的。人民法院根据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

  监护人要履行好自己的监护职责,这是对被监护人的一种保障。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意定监护的法律依据是什么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