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敲诈勒索罪的犯罪对象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5-23 10:49
人浏览

  敲诈勒索罪是我国刑法中规定的一项重要的犯罪罪名,一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进行强行勒索,索取财物的行为,那么敲诈勒索罪的犯罪对象为哪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敲诈勒索罪的犯罪对象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

  敲诈勒索罪是一种重要的侵犯财产罪,其犯罪对象是公私财物。有的学者认为,敲诈勒索罪的对象是复合的,包括人和公私财产。从敲诈勒索罪的客观要件入手,敲诈勒索的客体只能是财产所有权,因而其犯罪对象只包括公私财物,而不包括人。值得讨论的问题是:

  (一)财产性利益是否是该罪的犯罪对象;

  (二)公共权力等其他不法利益是否是该罪的犯罪对象。

  对于什么是财产性利益,有的台湾学者解释为:“所谓财产上不法之利益,指现实财物以外之一切无法律原因之财产利益而言,包括有形与无形之财产利益,消极与积极之财产利益。”例如,用威胁或要挟方法强迫房东免除自己的房租,强迫他人为自己无偿提供劳务等。

  二、敲诈勒索罪的立案标准与定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根据我国《刑法》第274条规定,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管理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索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定罪标准构成要件:

  (一)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另外也侵犯被害人的其他合法权益,如人身权、隐私权等等;但是主要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二)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逼迫财物所有人、保管人就范,将公私财物交由行为人或者指定的第三人控制提供财产性利益。取得财物的时间可以使迫使对方当场交出,也可以是限期交出

  (三)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构成本罪的主体

  (四)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或者财产性利益为目的,若行为人进行威胁或者要挟,目的是要求对方偿还欠下的正当债务或者履行义务,则不构成本罪,有可能构成非法拘禁罪

  量刑标准根据我国《刑法》第274条规定,犯敲诈勒索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敲诈勒索罪数额认定标准问题的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一般以一千元至三千元作为起点,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巨大,以1万至三万为起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节,在上述数额幅度内,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敲诈勒索罪数据较大、数额巨大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三、怎么样是构成敲诈勒索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的规定,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

  敲诈勒索罪索取的财物可以是共有财产,也可以是个人私有财权,他人的财产权利和公共财产不容侵犯,要受到严厉惩罚。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敲诈勒索罪的犯罪对象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