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哪几种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8-10 04:25
人浏览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在法律上是会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这三种民事行为,因此这三种行为能力在法律上是有相对应的权利和需要承担的义务,同时也会有年龄阶段的限制等等各种规定。

  一、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哪几种

  (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可以独立地实施法律规定自然人有权实施的一切民事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当事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不完全,在法定范围内,当事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地实施民事行为;在法定范围之外,其民事行为能力有所欠缺,不能独立地实施民事行为。公民已达到一定年龄而未达法定成年年龄,或者公民虽达法定成年年龄但患有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不能独立进行全部民事活动,只能进行部分民事活动。上述两种人,统称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年满8周岁不满18周岁的自然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该法还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同意。

  (三)无民事行为能力

  无民事行为能力指完全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原则上不能参加任何民事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未满八周岁的儿童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同时规定,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对于精神病人,依其精神状况,经过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通过特别程序进行宣告其为限制行为能力人或无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需要实施民事行为,只能由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代理,但为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利益,有关司法解释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及报酬的行为有效。

民事行为能力

  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怎么理解

  (一)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原则上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但并非所有18周岁以上的公民都是完全行为能力人。18周岁以上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能力行为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掌握时明确:

  1、关于年龄的表述,明确应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而不是16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公民。“以上”、“以下”包含本岁,而“不满”不包含本岁。

  2、所谓“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主要是指“参加工作”的,不包括打零工、打短工以及得到大额捐赠和遗产。

  3、不满16周岁的公民,即使可以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也不能认定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例如13周岁的国家青年队的乒乓球运动员,虽然其收入足以作为自己的主要生活来源,但同样不能认定他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三、什么情况法院宣告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

  当自然人年龄不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年满八周岁但不能辨认和控制自身行为的成年人;在这两种情况下,法院会宣告该公民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法律依据:

  依据《民法典》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哪几种的相关知识,根据上文的介绍,我们可以得知对于民事行为能力在法律上是有相关规定和要求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