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指定继承人需要公证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1-23 08:15
人浏览

  指定继承人不一定需要公证,看个人的需求。公证是为了避免出现遗产纠纷,如果当事人和其他的继承人有明确的分配好那么是不需要在进行公证。如果需要公证的话,那么是需要申请人的身份证以及遗嘱等资料到公证处进行办理的。

  一、遗产指定继承人需要公证吗

  遗产指定继承不一定需要办理公证。公证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遗产纠纷,如果当事人和其他继承人对于继承的财产有明确的划分,可以不需要公证。但是由于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不同的情况,而且随时可能会发生变故,为了防止不必要的纠纷,建议最好还是去办理公证为好。这也是日后出现风险后,可以向法院提交的有力证据。

指定继承人

  二、指定继承人是什么意思

  指定继承人是指立遗嘱人依法订立遗嘱,确认由特定人员享有继承权的法律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自然人可以依法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或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三、被指定继承人继承遗产需要做什么

  (一)继承开始的时间认定

  1、我国继承法第2条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被继承人死亡包括自然死亡和宣告死亡。

  2、如果相互有继承关系的几个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并且不能确定死亡时间的,推定没有继承人的先死亡。

  3、死亡人各自都有继承人的,如果几个死亡人辈分不同,推定长辈先死亡;

  4、几个死亡人辈分相同,推定同时死亡,彼此不发生继承,由他们各自的继承人分别继承。

  (二)为什么要确定继承开始时间?

  正确认定继承开始的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1、它是确定被继承人遗产实际内容的时间。

  2、它是分割遗产和放弃继承权效力应溯及到的时间。

  3、它是法律上的期待继承权转化为现实继承权的时间。

  5、它是确定继承人范围的时间。

  6、它是20年最长权利保护期的起算时间,因继承发生的民事纠纷,从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20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三)继承开始要做什么?

  继承开始的原因应该是被继承人死亡,所以,知道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应该即时通知其他继承人和与继承相关的人。这应该是一个法定义务。

  如果有继承人出于个人恩怨或侵吞遗产的目的故意不通知其他继承人被继承人死亡的事实,可能会引发吊唁权之类的争议,不排除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的可能。以前已经发生过因此给其他继承人造成精神伤害而赔偿的情况了。实用法律知识

  另外,在有继承权的各方未达成处理一致或未经法院判决前,相关持有遗产的人应该妥善保管遗产。其他继承人也应尽快了解遗产情况。

  遗产的保管

  1、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遗产应由一定的人加以保管,保管人可能是继承人,也可能是非继承人。

  2、保管遗产支出的费用应当从遗产中扣除或者由继承人支付。网

  3、对于享有合法的继承权但无法参加继承的人,应保留其应继承的份额,并为其确定遗产保管人或保管单位。

  (四)分割遗产有几种方式?

  继承开始后,为避免争议,建议尽快就相关遗产继承问题进行协商,无法自行协商可以找街道、村委会、其他亲属进行协调,也可以找律师进行咨询分析并听取相应建议。

  如协商一致,尽快达成书面分割意见确认。

  形成一致后,动产可直接分割,不动产、存款等需要办理过户的财产,应及时办理继承公证后过户。

  如确实分歧较大,无法协商,建议尽快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判决。

  实践中,有些人协商不成也不起诉,就有可能造成时效超过,权利得不到保护,或者虽然没有超过时效,但相关遗产灭失或状态发生变化,给继承遗产造成认定难、分割难等障碍。

  从上述的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遗嘱上面的指定继承一般都是不需要进行公证的,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遗产指定继承人需要公证吗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关联法条

《继承法》 第二条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