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设立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8-15 00:35
人浏览

  设立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按照法律规定注册登记,有自己的名称、住所、组织机构等,依法具有独立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以及其他规定的设立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公司设立法人之后从事的民事活动产生的后果由法人按照规定承担。

  一、设立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

  1.依法成立

  依法成立是指依照法律规定而成立。首先,法人的成立必须合法,其设立目的和宗旨要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其组织机构、设立方案、经营范围、经营方式等要符合法律的要求;其次,法人的成立程序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2.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或者必要的经费来源

  法人作为独立的民事主体,要独立进行各种民事活动,独立承担民事活动的后果。因此,法人应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或能够提供经费来源。这是其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物质基础,也是其得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财产保障。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法人应该有自己的名称,通过名称的确定使自己与其他法人相区别。《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对企业名称的组成、适用等作了规定。根据该规定,企业的名称应依次由字号、行业或者经营特点、组织形式组成,并在企业名称前冠以企业所在地省或者市或者县行政区划名称。企业名称应当使用文字,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名称可以同时适用本民族自治地方通用的民族文字。

  (四)满足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设立中的法人还需满足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设立公司必须依照公司法制定公司章程。再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申请成立社会团体,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社会团体的章程草案。

  二、法人设立方式有几种

  概括我国法律规定的法人设立方式,大致有三种:

  1.命令主义设立,即依照法律、法令、行政命令方式设立,自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这种设立方式适用于机关法人或国有事业单位法人。

  2.登记主义设立。须登记的社会团体法人和企业法人,设立的法人自登记程序完成时成立。

  3.依照条例、章程设立,即国家以法律或统一的章程规定法人设立的条件和程序,凡满足该条件并符合该程序的团体,即取得法人资格。这一程序主要适用于工会、妇联等人民团体。

  三、民法典的法人设立行为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法律快车提醒您,设立人为设立法人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法人未成立的,其法律后果由设立人承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七十五条 【法人设立行为的法律后果】设立人为设立法人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法人未成立的,其法律后果由设立人承受,设立人为二人以上的,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

  设立人为设立法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产生的民事责任,第三人有权选择请求法人或者设立人承担。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关联法条

《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民法典》 第七十五条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