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怎样构成诈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8-03 17:18
人浏览

  一、怎样构成诈骗

  诈骗的构成要件如下:

  1. 存在欺骗行为,客观上表现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

  2. 该行为侵犯了公私财物所有权;

  3. 行为人是一般主体;

  4. 行为人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二、怎样构成诈骗的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电信诈骗构成要件

  信用卡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信用卡管理制度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2.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利用信用卡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自然人可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

  4.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而且是直接故意,行为人主观上还必须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间接故意和过失犯罪不能构成本罪。在此应指出的是,在信用卡诈骗罪的各种行为中,行为人因行为不同,其犯罪故意 也各有其特定内容而不尽相同。例如,使用伪造的信用卡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进行诈骗犯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明知是伪造或者作废的信用卡,否则,不能构成本罪。在信用卡透支的情况下,区分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也应当从行为人的故意内容来分析,如果行为人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则是恶意透支,反之,则是善意透支。

  随着信用卡不断普及,会有许多人都会使用信用卡,那么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很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非法手段而造成资金损失,所以当事人是可以向犯罪嫌疑人提起诉讼,如果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较轻,同时认罪态度良好并不会继续造成影响,也是可以判处缓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