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如果被法院判为失信人 怎么能取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8-21 08:55
人浏览

  如果被法院判为失信人的取消方法是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者是当事人达成和解并且履行完毕即可撤销。在失信人名单一般不会影响子女的政审。

失信取消

  一、如果被法院判为失信人怎么能取消

  被法院判为失信人取消的方式是:被执行人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人民法院已执行完毕的;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已履行完毕的;申请执行人书面申请删除失信信息,人民法院审查同意的等其他法定情形,向人民法院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

  二、父母在失信人名单会影响孩子政审吗

  父母在失信人名单一般不会影响孩子政审的。法律快车提醒您,我国法律明确规定,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抗拒执行等情形的,限制其子女就读贵族学校。但并未规定会限制子女政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

  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二)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三)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四)违反限制高消费令的;

  (五)被执行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六)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三、被执行人和失信被执行人的区别

  被执行人和失信被执行人的区别在于失信二字。被执行人:通过法院判决,需要承担对应执行义务的人员,进入执行程序时,都可以称为被执行人。被执行人,在被执行完毕后,就和一般人相同了,并无上述失信人员要承担的失信后果。失信被执行人,则是在被执行人基础上,通过手段使法院无法执行,使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而被执行人实际上是有能力执行的。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