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人民法院起诉流程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7 21:53
人浏览

  一、人民法院起诉流程

  1.在当事人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首先需要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准备起诉书。

  2.起诉书不仅应详细陈述请求事项,还需明确阐述起诉的事实和理由。

  3.起诉书应按照对方当事人的数量准备相应份数的副本。

  4.完成起诉书后,当事人应将其提交给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以正式启动诉讼程序。

  二、提交证据及材料

  1.在起诉过程中,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原告需要向法院提交一系列材料以支持其诉讼主张。

  2.这些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原告的主体资格证明,如身份证明、营业执照等,以及能够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相关证据。

  3.这些证据可能涉及合同、交易记录、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多种形式,目的是为了证明原告的权益受到了侵害或存在争议的事实。

人民法院起诉流程

  三、书证和证据清单

  1.当事人在向法院提交书证时,需要填写一式两份的证据清单。这份清单应详细列明所提交证据的名称和页数,以便法院和对方当事人清楚地了解原告所提交的证据内容和数量。

  2.填写证据清单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法院能够高效地审查证据,同时也为对方当事人提供了了解案件证据的机会。

  3.《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对起诉形式进行了明确规定:

  (1)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这意味着起诉书不仅要提交给法院,还要为每一个被告准备一份副本。

  (2)如果书写起诉状存在困难,当事人可以选择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这一规定体现了法律对当事人起诉权利的充分保障,同时也确保了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

  现在你对起诉流程有更清晰的了解了吗?如果你还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在法律快车上提问,我们将竭诚为你服务。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